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泸西扶贫典型:发扬新坝精神 守住浓浓乡愁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16  编辑:雷春霞

“远看一座黄鹤楼,十二栏杆射斗牛。截断南北飞来雁,只让日月东西流”。在泸西县金马新坝村村史馆里,一幅清朝康熙年间书生冯玉佩的草书作品,悬挂于洁白的墙壁上,让诸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近年来,泸西县首个村史馆在金马镇新坝村建设落成。村史馆位于新坝村中段的文化小广场旁,展馆面积150平方米。村史馆分为历史沿革、历史人文、红色丰碑、农耕文化、工匠精神、民风民俗、文化教育卫生、发展与

未来八个篇章。史馆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现了新坝的历史人文与政治经济发展情况,让人感受新坝的沧桑变迁。

    村史馆清楚地记述了新坝村的由来:金马镇新坝村委会,国土面积15.93平方公里,辖新坝、白石头、布白、白露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回等民族。全村有2536户,有乡村人口10041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为主。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的沐英平滇,初因村后山形似椅,得名椅子坎;后因门前小河用树根挡水,改名圪垯坝;民国期间小河改筑新石坝,再次更名为新坝,一度时期曾有兴华村之称。数百年来,新坝行政区划几经变更,曾设过区、乡、镇、村等。

    此外,新坝村孕育了许多乡贤名流、能工巧匠,比如有“文盖天下,字压两京”美誉的文举人冯玉佩,有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杨兴甲、陈敬虞等26位革命烈士,有以唐从仁、苟家寿为传人的大批石匠、木匠……村史馆内也规划出区域对此进行展示,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新坝村史馆建设旨在铭记历史、留住乡愁、感恩先贤、热爱家乡、砥砺前行、共建家园”。新坝村委会村主任苟云生介绍说。

    该村的赵国林正带着放暑假的孙子在参观,小朋友对村史馆里的一切都很好奇。赵国林说,村史馆增添了村里的文化气息,也可以让年轻人通过实物了解历史。“我们年轻时耕地就是用这些工具,现在已经不用了,也很难见到了。”今年74岁的赵国林感叹道。

    “参观村史馆,能忆苦思甜,深刻体会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现在日子好过了,也要继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该村群众王瑶说。

    芶云生说:“发扬新坝精神,守住浓浓乡愁,村史馆的建设是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扶贫硕果,是新坝村促进乡风文明、提升村民素质的新举措。”

(来源:泸西之窗)

内容时间:2018-10-1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