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西盟县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主要做法、成效、存在困难及建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02  编辑:曹亮亮

       传统古村落是见证社会发展历程的“活化石”,其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留存丰厚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社会、经济价值。西盟县唯一一个传统村落在岳宋乡岳宋村永老寨,下面以永老寨为例,对西盟县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主要做法进行阐述。

       一、基本概况

       永老寨地处岳宋村委会旁,距乡政府3.5公里,辖岳宋村第6和第13村民小组,共有108户,377人,海拔860~1300米。多年来由于地处边疆发展滞后,永老寨很好的保持了传统的社会公德、生活起居、节庆活动、文艺体育、传统习俗、原始宗教信仰等领域都极有到表性,被称为佤族文化的“活博物馆”,被专业旅游人士称为佤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部落。2006年5月,岳宋村永老寨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点,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是追溯佤族文化历史,挖掘整理开发原始民俗文化和旅游活动的潜力之地。目前多数人家有自制的织布机,中老年妇女都能织成菱形等各种图案,并有纹身和染齿的古老习俗。

       二、永老寨的主要特点

       (一)永老寨较好的保留了佤族口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技艺、服饰、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在民族学、民俗学、人类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所呈现的独特性、丰富性、神秘性和不可替代性,对研究佤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永老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特色十分明显,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是佤族社会历史文化活的博物馆,其民族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极强的辐射力。大量的神话传说、节庆祭祀、服饰、歌舞、乐器等,构成了祖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艳丽的瑰宝,丰富的民族文化折射出西盟佤族原始古朴和别具风格的多元文化色彩,充分展现了其艺术价值。

       (三)永老寨四季如春,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村寨周边的森林、灌木丛保护较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品味极高。民族风情、原始村落构成了永老寨潜藏的、无价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出遮天敝日的百年古树,淳朴的村寨生活养育出朴实可爱的佤族村民。特别是寨子里百年如故的几棵大榕树枝繁叶茂,具有典型佤族寨子的特征。

       三、具体的做法

       西盟县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保护方案、加大人财物投入等措施,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原则,有力地推进传统村落保护,打造美丽乡村,留住记忆乡愁。

       (一)坚持建筑以民族特色为主的原则。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建筑风格、特色民居保护等几方面着手,通过对传统村落周边自然风光和村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民用房屋布局、窜户路、房屋庭院布局等主要元素进行合理设计,具备保护原貌,同时具有现代独特建筑风格,加强对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目前,完成特色民居改造项目,新建佤族特色民居80户4800㎡(60㎡/户),总投资1200万元,户均投资15万元(其中:国家户均补助11.6万元,群众自筹3.4万元),新建佤族特色民居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实施组内道路建设路面以鹅卵石、石板路面为主。

       (二)坚持保护生态建设为主的原则。在传统建筑保护利用、防灾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以及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开展永老寨传统村落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建立污水收集、处理生态系统,实施村庄亮化、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工程,从根本上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保护利用不合理造成环境破坏、地质灾害等后发性生态问题。所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应当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做到与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天然的乡村与山水一体的自然风貌。

       (三)坚持保护民俗文化为主的原则。传统村落是我国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居民的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则是传统村落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要充分融合村落民俗文化、地方特色,重点保护和利用拥有众多民俗文化的传统村落,形成特色,形成品牌。岳宋乡佤族文化底蕴浓厚,佤文化源远流长,要因地制宜的保护、利用传统村落资源,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农村广播、壁画板报、横幅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知识。举办传统村落保护的专业培训,培育群众注重传统文化,延续生活习俗,留着乡村记忆的观念,增强村民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加强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全乡内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艺人2人,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艺人16人,其中永老寨有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人,分别是织布和歌舞类。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保护意识依然薄弱,缺乏市场意识,没有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加上受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原已自发形成的文化保护体系受到削弱和冲击。

       (二)在民族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许多独特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受侵蚀而逐渐消失,乡土民间艺人和文化传承人稀少等。

       (三)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的保障机制还没完全形成。

       五、意见建议

       (一)保护传统村落要与发展文化旅游业相结合。以发展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应该是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发展旅游业相结合是保护发展传统村落的最好出路,建议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和旅游规划,把分散于不同乡镇的点状分布的传统村落凝聚在一起,形成传统村落群,大力发展传统村落游,打造文化旅游线路。

       (二)建议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一是筹资机制。上级部门应在财政按年度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引导、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对传统村落保护进行资助;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面保护传统村落和发展文化旅游的积极性。二是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议明确和充实传统村落保护的工作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的权责界限,做到规划、建设、文化、旅游、所在地政府和村委、所有者及使用者责任与权利明晰,形成合力。

       (三)建议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传统村落保护需要各方面的专门人才,规划、建设、文化、旅游部门要组织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旅游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专家对各地区相关人员进行知识和实践培训,学习先进的理念、意识、政策和措施。


内容时间:2018-11-1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