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西布河石格拉村:念好“山字经” 种好“摇钱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04  编辑:曹亮亮

       近年来,西布河乡石格拉村委会按照“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巩固传统产业”要求,紧紧依托石格拉独特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念好“山字经”, 种好“摇钱树”。村委会和挂联单位共同努力,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大力发展花椒产业,使该村不少家庭因花椒产业而致富,不少贫困户依靠花椒产业而脱贫。该村委会居住着648户彝族群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1户,共种植1.5万亩花椒,挂果6千亩,总产量达390000公斤,产值达1100万元,户均收入超2万元。

       近日,笔者来到“富居深山有人识”的刘阿布家,他今年57岁,是石格拉村委会挖库拉务村民小组花椒种植大户。10年前,他家在20亩山地上种植700余株花椒,喜获丰收。目前,产值1000元以上的花椒树达600余株。今年花椒价格持续走高,刘阿布一家花椒产业收入高达11.3万元。他家还发展重楼等林下经济产业,每年销售重楼种子,有3万元收入,种植的重楼面积有1亩多,价值10余万元。刘阿布一家人靠山吃山,念好“山字经”, 种好“摇钱树”,仅靠种植花椒就供出了两名大学生,家里种植的花椒刚进入盛果期,以后的产值会更高,日子会越过越好。 “花椒种植必须要重视管理,只要管理得好,一棵就有1000元的收入,管理的不好,一棵仅有200元的收入,白白花了力气投了资金,最后得不到好收成”。刘阿布说,要懂得“取舍”,种花椒和种其他庄稼一样,太密集了花椒树枝条伸展不开,阳光照射不好,结出的果实品相不好,卖不到好价钱,必须要留足行距株距,太密的要舍得移栽或砍除。要做到精修剪、勤施肥,花椒树结出的果实才又大又红,才能卖出好价钱。他家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大力种植中药材,增加经济收入。

       在刘阿布的示范带头下,石格拉村委会开展了3期专门针对花椒产业提质增效培训活动。通过实施花椒实用技术培训、强化花椒修剪、加强花椒肥水管理、推行花椒病虫绿色防控、抓示范样板促产业发展等多项措施,不断提升金江花椒的“含金量”。贫困户沙尔史表示,过去是种下花椒树就任其自生自灭,从未想过靠种植花椒增收致富,这两年看到以刘阿布为代表的村民挣了钱,才知道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他表示,以后将加强管理,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花椒产量,争取尽快光荣脱贫。

       “扶贫不养懒汉,不能靠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市信访局派驻石格拉村工作队员、石格拉村委会第一书记和集礼说,石格拉村委会的花椒种植数量可观,关键是认真做好改变观念和提质增效工作。脱贫攻坚中,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发展花椒产业,切实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长远稳定收入。

       石格拉村委会主任杨永生说,该村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推动引擎作用,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打造花椒产业,优化土地使用结构。为贫困户提供花椒种植、修剪、配肥、采摘等技术指导,体质增效,推动花椒产业健康发展。精准发力,采取以奖代补等措施,鼓励先进带动后进,改变挂联户思想观念,大力发展花椒产业,确保产业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内容时间:2018-11-0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