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0年来,山区小县和顺沐浴改革开放的东风,大胆实践,奋力前行,各项发展指标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40年来,和顺人民借力改革开放好政策,辛勤劳作,发家致富,生活质量节节高。
而今,作为国贫县的和顺,恰赶脱贫之际,记者实地采访,亲身感受到了和顺县的发展变化及人民群众奋力实现脱贫的拼搏干劲!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归根到底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和顺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群众决胜脱贫攻坚正印证了习总书记讲的发展为了人民。现在把记者采写的题为《决胜脱贫攻坚:和顺答卷》予以刊发,见证和顺县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全县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让人民群众 生活更美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勤劳的和顺人民,不仅迎来了又一年的大丰收,而且交上了一张累累硕果的脱贫致富的新答卷。
“这房子有客厅、有厨房,还有厕所,比我原来冬冷夏热的旧房子好多了!还有床、窗帘,厨房里天然气也都接进来了,直接就能入住,真是太好了。”10月12日,和顺县义兴镇桑家峪村的贫困户李树维走走摸摸,高兴地说。
为符合易地搬迁贫困群众早日实现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2018年和顺县投资3.4亿元,在串村、尧村新建了两个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共确定了6个乡镇、41个村、1838户、4954口人的搬迁任务,其中贫困人口1298户、3507口人,同步搬迁540户、1447口人。同步投资7500余万元,在两个集中安置点附近建设了1600个食用菌大棚和两个扶贫工厂,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确保有事可做、有业可就、有钱可赚,真正做到了“致富有新路,脱贫奔小康无后顾”。
“农民最喜是丰收,苦点累点不算啥。”10月10日,前虎峪村58岁刘占福正在温室大棚摘西红柿,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在扶贫队的帮扶下种植了西红柿大棚,赶上了好行情,这几天每斤批发价都能卖到1.2元,今年种了2个大棚的西红柿,按现在的市场行情算,收入2万元应该不成问题!”这样的好日子得益于全县脱贫攻坚战的实施。
打胜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2018年和顺县实施总投资5.53亿元的327个扶贫产业项目,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目前,已开工建设324个,完工209个,有效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实现了每个贫困村有2个以上产业项目,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参与1项增收项目实现产业全覆盖。喂马乡贫困户仅光伏扶贫一项,户均增收3000元。全县3000多个深度贫困户收益,实现光伏收益贫困村全覆盖。另外,社会兜底、生态补偿等惠民政策,应有尽有,应享尽享,夯实了增收渠道。
纵观和顺脱贫攻坚战役,主要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凝心聚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精神,紧扣脱贫摘帽总目标, 制定顶层设计,采取超常措施,强化保障体系,坚决打好脱贫攻坚硬仗,浓墨重彩绘就了一幅稳定脱贫的“和顺答卷”。
“‘1+10’行动计划是和顺县打胜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战略选择,是集全县之力研究制定的符合和顺实际的脱贫路径。实现脱贫摘帽关键在党,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三’工作思路和举措,突出‘抓党建促脱贫’发展思路,抓实‘五级书记抓脱贫’责任制,夯实基础,攻坚克难,创优争先,决胜脱贫攻坚战。”该县县委书记孙永胜对决胜脱贫攻坚充满信心。
2018年是和顺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年初和顺县委结合几年来的扶贫工作实践和当地贫困人口实际,经全县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会、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会等多次讨论修改,制定实施了“1+10”行动计划,绘就了“2018实现高标准高质量脱贫摘帽”决胜脱贫新蓝图。
“1”就是围绕“抓党建促脱贫”这一条主线开展脱贫攻坚。加强“党领导一切”,以为人民为宗旨,坚持“五级书记”抓脱贫责任制,创新“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村党支部+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建好职责体系,实现产业覆盖到村、政策落实到人、措施细化到人。目前,全县已召开两次“抓党建促脱贫”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党建+”模式带动14635个贫困人口增收,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10”就是10个行动计划,即扎实开展“对标清底建台账,问题清零补短板”行动;全力开展“科技引领调结构,产业覆盖强增收”行动;认真开展“重大政策全兑现,强基固本办实事”行动;深入开展“基础设施上水平,振兴乡村留乡情”行动;广泛开展“革除陋习五洁净,六要六有激内力”行动;全面开展“一户一策完资料,归档留存铸丰碑”行动;同步开展“脱贫致富奔小康,共同富裕启航程”行动;积极开展“宣传造势助脱贫,典型引路共筑梦”行动;严格开展“用好资金守规矩、廉洁扶贫转作风”行动;夯实开展“党建引领挑重担,压实责任抓落实”行动等10个脱贫攻坚专项行动。
和顺县“1+10”行动计划首先是精准。涉及到了施策精准、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措施精准、派人精准、成效精准等方方面面,成为和顺县2018年决胜脱贫的“牛鼻子”。其中,“科技引领调结构,产业覆盖强增收”行动包含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庄园、科技品牌兴农、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带动、电子商务等十大增收工程,可带动4.2万贫困人口增收;“重大政策全兑现,强基固本办实事”行动涉及小额信贷、易地搬迁、光伏发电、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七个方面的实事,是全面落实24项普惠政策和12项特惠政策的具体体现;“基础设施上水平,振兴乡村留乡情”行动将十九大提出的二十字乡村振兴战略标准与提升乡村水平和美丽家园建设相结合,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这一行动计划的实施,强劲地吹响了凝结着和顺县14万人民群众梦想的“脱贫决战”冲锋号。
实施“四个二”工作法,突出问题导向
超常举措,精锐尽出,决胜场上显身手
“全力实施好2018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是确保全县71个村、1.35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41%的一场输不起、没退路的硬仗。我们要采取超常措施,激发干群内生动力,勠力同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县长马海军说。
习总书记指出,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各地要在这个问题上下大功夫。
几年的实践证明扶贫干部队伍是全力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是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力量。为此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到2016年底,和顺县“让干部走进每一户群众家中”“一对一结对帮扶”“我家有党员”“三调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晒出帮扶工作日志”等超常措施,挑选精兵强将,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双组长”、第一责任人,县委常委及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副组长、各包乡镇组长,他们都分别包村包户包人,上一线、打头阵,节日不休、假日不息,数百次检查督办、上千户调研指导;县直各单位一把手牵头,选硬人担任队长、第一书记、队员组成帮扶工作队驻村入户,“三个三”“五天四夜”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推进。
特别是今年5月,在市打好打胜和顺精准脱贫攻坚战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尹乃明组长的全面领导、指导和督导下,和顺县脱贫攻坚战役冲上了攻坚拔寨收官期。全县脱贫主战场第一线上的力量只增不减,需要多少加强多少,需要什么补充什么;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共同担责,把最负责、最优秀、最能干的干部选出来冲锋陷阵。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省、市、县四级268个驻村工作队、772名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5710名帮扶责任人,与173个贫困村、93个非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确是精锐尽出。
面对脱贫摘帽的关键期,如何施策才能发挥出帮扶的最大张力?尹乃明组长指导的坚持问题导向,“四个二”工作法成为和顺县决战决胜的法宝。
一个“二”是坚持“两线”作战。即集中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达标攻坚战和集中打好户脱贫、村退出达标攻坚战。主要是围绕县摘帽的14项指标,实行重点工作包保责任制,紧紧扭住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安全饮水工程、“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等12项重点工作开展。到10月底,今年帮扶工作队已投入资金3631.6万元,实施项目269个,为群众办实事4318件。
二个“二”是强化“两队”合力。即强化县乡村主体力量和强化国省市县帮扶力量。主要是把县乡村三个层面主体责任真正压死压实、把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严格落实“五天四夜”等要求,确保帮扶单位把最精干、最得力的人员抽调到驻村工作队,并以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主要指标采取“末端考核”,对因帮扶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等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实行“一票否优”。
三个“二”是实行“两法”并用。即实行“案例教学”、实行“清单管理”。以青城镇大川口村和百备村“1+7”模式为模版,在全县示范推广户脱贫、村退出标准,以召开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各乡镇分批去两个村学习;对脱贫摘帽重点工作和贫困村退出“两个包保”任务进行清单管理,拉出清单,明确责任,完成时限和时序进度要求,按旬倒排工期,卡死时间节点,倒逼任务落实。
四个“二”是实施“奖惩”并重。奖,就是强化干部激励。一是设擂比武,开展比学赶超竞赛活动,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以旬对落实两个包保责任、工作队和乡镇工作情况进行排名,优秀的上“红榜”,落后的上“黑榜”。二是坚持“赛场选马”,出台脱贫攻坚一线培养考察识别干部的办法,对在脱贫攻坚一线成绩突出、群众满意的23名干部给予提拔重用。惩,就是强化执纪问责。就是盯住任务推进抓约谈,盯住责任落实抓问责,盯住违纪行为抓惩戒。比如8月份,就有工作开展好的3名县级包保领导、3个乡镇、5个部门、33个帮扶工作队纳入“红榜”表扬,工作推进相对落后的3个乡镇、4个部门、6个帮扶工作队纳入“黑榜”通报。
建立“五大机制”,突出积分制考核
压实责任,强化保障,高质量高标准脱贫摘帽
对于和顺一个1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173个、贫困户18132户、贫困人口49272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政策、人力、财力等具备,“东风”怎么借方能高效发力?
攻坚战打响以来,和顺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特别是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围绕抓党建、促脱贫这条主线,不断强化对驻村队伍的管理,建立完善压力传导、任务倒逼、定期研判、督促检查、包保责任“五大机制”。出台《和顺县脱贫摘帽包保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了领导干部包保贫困村退出和脱贫摘帽重点工作“两个包保责任制”,整合资源,高高扬起了脱贫攻坚风帆。
特别是《驻村帮扶工作积分制管理办法》,精准压实责任、精准细化任务、精准考核评价,打造“扶贫铁军”,强力推进高质量高标准脱贫摘帽。
切实加强帮扶队伍管理。在配强力量,实现了户户见干部、帮扶全覆盖的基础上,细化内容明任务。紧扣“打造全省脱贫摘帽标杆县”的目标,围绕“村退出、户脱贫”的标准,把政策细化成打分项,对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实行动态管理,进行精准量化考评。通过积分来衡量驻村扶贫成效,同时,将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从队员选派、管理保障、责任落实、驻村情况、政策宣讲、产业发展等36项共性指标,细化为112分综合考评、积分排名,上不封顶、下不设限、奖优罚劣、靶向发力。
立规明纪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明确细化了严守党纪国法、遵守各项廉洁纪律、按要求脱产驻村、执行请销假制度等6项可量化打分的内容,并以县委组建督查组,定期督查、随机抽查,以全方位、大力度的督查倒逼责任落实。同时,建立完善驻村帮扶工作加、减分制度,细化量化奖罚标准,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奖优罚劣、奖罚分明。“七一”期间,评选表彰30个脱贫攻坚先进驻村工作队、20名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实现典型引领。
制定分层分类、精准量化的考评办法,实现干部“一人一档”积分管理。分别由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等组织实施对帮扶工作队的日常考核、月巡查、半年测评和年度考核,通过党员评议、走访调查、第三方评估等程序按比例确定出优、良、中、差。在目标责任考核中,脱贫攻坚工作提高至占比25%,通过历次检查以“积分”来衡量各单位驻村扶贫成效。积分制考核结果名列前茅的,首先由县委、县政府给予工作队和个人荣誉称号及奖励,优秀的驻村工作队员优先考虑提拔重用。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在巡查中被责令书面检查、诫勉谈话处理2次以上的,给予组织处理并予以召回。这一考核结果应用,增强了驻村帮扶干部担当意识,有力助推脱贫攻坚。
和顺县这一管理办法明确了干部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有什么奖惩等,体系科学、导向鲜明、预期明确,规范了干部工作,使“和顺干部”的名片越擦越亮,为全县脱贫进位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通过驻村干部积分制管理解决了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的问题,也解决了为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问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8年和顺脱贫摘帽攻坚战,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强力领导和关怀下,在中央省市县各帮扶单位、扶贫工作队及第一书记的倾力帮扶下,一场凝聚全县人民心血和汗水的“攻坚战”已经打响并必将打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和顺正迎面走来!
内容时间:2018-12-0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