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旬阳 “六大行动”助推新民风建设 破解扶贫扶志难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01  编辑:曹亮亮

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则社稷安。

自2017年年初市委出台《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1号文件”以来,全市迅速拉开了以“诚、孝、俭、勤、和”为核心内涵的新民风建设大幕。旬阳县率先扛起新民风建设大旗,开展了以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行动”为载体的新民风建设,破解扶贫扶志难,实现乡风文明美好愿景。

道德评议“淳”民风

金寨镇是旬阳最先尝试用道德评议的方式来说理论事,评选先进,带动后进,从而带领乡风文明的地方之一。

最近,金寨镇谭家院村一组居民郑学涛成为了乡亲学习的榜样,他因为自强自立、不等不靠,被道德评议委员会评为先进典型并在年终大会上获得表彰。而与之相反的段家河镇弥陀寺村1组的梁某由于自己的认识不足,懒惰思想严重,不愿劳动创造生活而被评为后进典型上了“黑榜”。

多年来,旬阳县充分发挥乡贤在村民自治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新风义举和不良风气后进典型,“听”村民反映、“说”身边现象、“论”是非对错、“亮”正反典型,帮”纠错转化,以群众自我教育的形式,引导广大群众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见贤思齐,形成“好坏大家评”、“落后大家帮”。全县共推选道德评议委员(乡贤)6376名,先后开展道德评议1210场次,参与人数41538人次,评出先进典型1525人次,评出后进典型544人次,对先进典型在“善行义举榜”上褒扬,对后进典型在“曝光台”内妥善曝光,抵制不良行为,弘扬清风正气。

移风易俗“树”新风

快过年了,旬阳县蜀河镇龙潭村的杂事多了起来,在外打工的青年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乡村,都想赶在年前把婚事办了。村支部书记孟仕芳也跟着忙了起来:“今年强多了,我们村只有两家结婚的,我们倡导他们婚事简办,而且以往打工回来的小青年在一起喝酒打牌闹事的也少多了。”

“过年不准赌气互相摆阔放鞭炮,不准组织赌博,除婚丧嫁娶外,其他事项不得置办酒席,人情随礼直系亲属最高不超过200元,普通朋客不超过100元。”这已成为龙潭村村规民约的一项硬性规定。

和龙潭村一样,全县306个村齐行动,坚持以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为突破口,以村(社区)为单位组建红白理事会,尊重传统公序良俗,把红白事宜操办类型、办席标准、人情份子限定数额等纳入村规民约重点内容,明确违约责任和处罚办法,破除陈规陋习,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红白事宜的监管,严查顶风违纪违规行为,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摒弃不良习俗,形成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小事不办的文明新风。全县306个村均修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村级红白理事会组织覆盖率达100%,红白喜事节约费用2125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人情和经济负担。

文化传播“育”民风

在红军镇丰积社区,我们见到了陈氏家族理事长陈承敬,在陈氏祠堂,我们也看到了包括“崇家教、振家声、隆家礼、敦家谊、宏家学、严家防、慎家计”在内的7则家训。陈承敬介绍:“我们通过家风家训家规来管制族人,可以做到事不出族。”仅2018年一年,陈氏家族理事会调解家族农户矛盾纠纷21起,组织道路维护等公益事业138人次,协助制止违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8起,为社会和谐奠定非常坚实的自治基础。

旬阳县仁河口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践行新民风重修新家规”活动,目前共12个家族成功的召开了家族大会,修订了新家规、选举产生了家族理事委员会、通过了家族委员会新的组织架构、家族成员签订了承诺书、成立了家族基金会、商讨了违反新家规后的处理办法,新家规家风涵盖近600户2500余人。从第一家孔氏家族开会开始,每一个家族始终把重视后代教育列在了新家规的重要内容,并将“诚孝俭勤和”体现在条条家规中。

旬阳县通过广泛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讲述家风故事、交流家教经验、续写家谱族谱,恪守孝行道义,弘扬家庭美德。充分发挥文艺社团、农村自乐班作用,开展文学创作,编排文艺节目,推出优秀文化产品巡回展演,引导群众求真向善。全县建成村级农家书屋280个,规范文化活动室265个,制作发布公益广告文化墙337面,设立宣传栏227个,先后开展“旬水情百姓大舞台”“追梦新时代”系列文化展演,开展脱贫攻坚板画展、举办“同在阳光下·共筑中国梦”公益晚会暨本土微电影《山那边》首映式,送文化下基层,广大群众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

文明创建“领”民风

旬阳县红军镇马光银没想到,上了年岁之后竟然成了村里的“红”人。她因为家庭和谐,忠孝传家被评为“安康市最美家庭”、“安康市道德模范”,“陕西省‘五好’文明家庭”。

而旬阳县王定基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成为旬阳首个获此殊荣的家庭,也是安康市仅有的两家之一。金寨镇、棕溪镇王院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更是成为旬阳多年来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连续多年,旬阳把文明单位、文明镇、文明村、文明社区创建与贫困村建设、新民风建设统筹安排,以丰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道德讲堂、事迹宣传、典型巡讲等活动,提升群众参与度和精气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2018年荣获市级文明单位(村镇)27个、市级文明家庭5名,命名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集体58个;先后涌现省级道德模范1名、省级脱贫攻坚先进典型7名,5人荣登“陕西好人榜”;荣获省级志愿服务表彰2个,获得市级星级志愿者6名、最佳志愿服务4项,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浓厚氛围。

诚信建设“正”民风

1990年出生的肖连旬是旬阳县吕河镇双井社区1组居民,因为失去诚信被纳入“老赖榜”。无独有偶,麻坪镇关垭村1组的胡成线也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受到了应有的惩戒,外出极不方便。

这是旬阳县创新工作机制,集中发力,重拳出击,严惩“老赖”,竭力推进诚信社会建设的举措之一。旬阳县组建了全县诚信评审联席会议,制定了《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办法》《文明诚信、平安市场认定标准》,深化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评选表彰。通过深化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活动,曝光惩戒“老赖”,引导个体工商、私营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勇担社会责任,构建“支部+企业+贫困户”机制,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全县设立诚信奖励基金23万元,开展诚信教育707场次,参与人数10.5万人次,对外发布“老赖黑名单”4期113人,各镇表彰诚信村民2271人次,在全县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依法治理“促”民风

旬阳县石门镇最近上演了的父子“对簿公堂”的闹剧。因为抚养问题,父亲一纸诉状把儿子告上了法庭。这样的案子如果走司法程序,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而且极易产生新的矛盾。镇上及时启动了化解矛盾于无形的利器——“三力联调”,通过行政促和、司法判和、道德说和,让父子之间消除嫌隙,让儿子懂得孝老爱亲,父母实现老有所养。

旬阳县坚持以乡村调解为重点,坚持依法治访导向,对在脱贫攻坚中无理取闹、到处乱告、非访闹访等行为,采取“三力联调”措施,坚持讲理说法,强化情绪疏导,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持续开展“打五霸”“抓八治”,扫黑除恶,提高群众安全感。坚持依法行政,编制权责清单,加强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监管,推行行政执法“两随机一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8年,积极主动开展矛盾纠纷大化解专项行动,努力把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一线,实现了“矛盾就地解决不上交”。截至去年12月底,全县共调解案件2727件,其中重大复杂疑难案件286件,协议涉及金额7681.28万元。全县通过“三力联调”相继化解了236件矛盾纠纷。加之,旬阳县公安局坚决打击损害公众利益和不履行赡养义务、虐待妇女儿童等行为,全县破查“五霸”109例,批捕涉恶犯罪16人,刑拘涉恶人员98人,提高社会安全感。

旬阳县通过“六大行动”推进新民风落地生根,首善之地逐步形成,在新民风的孕育下,扶贫扶志破解了精准扶贫难题,新民风建设经验在更大范围叫响,全省移风易俗现场会、全市新民风现场会、全省扶贫扶志现场会先后在旬阳县召开;“三治融合”经验先后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王勇的批示;扶贫扶志经验先后得到省长刘国中,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广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庄长兴等领导的批示;县委书记梁涛先后两次应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之邀,为全国脱贫攻坚研讨班作了《“三新扶志”重振脱贫精神》的专题授课,赢得广泛赞誉,扶贫扶志工作形成“旬阳品牌”。


内容时间:2019-04-0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