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彭阳数字民政助力精准脱贫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10  编辑:陈亚丰

近年来,彭阳县坚持把民政信息化建设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积极探索建立起覆盖全县12个乡镇160个村(居),内容涵盖“社会救助”、“两项制度衔接”等民政业务的“彭阳数字民政全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民政扶贫等数据信息共享互通,推进贫困对象救助精细管理。

一是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实现服务“零距离”。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办事成本高、急难事项受理慢等问题,通过“数字民政”系统平台,开发手机客户端APP系统,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即时提交申请,基层网格信息员及民政协理员也能够将主动发现的需救助对象及时通过APP系统上报乡镇或县社会救助管理部门,预警平台将救助需求即时提醒办理,群众不出门就能办成事,真正把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二是变“信息到村”为“信息入户”,实现政策共享。为切实解决政策宣传成本高、入户难和群众知晓率低等问题,借助“一微一端两刊物”,即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和《彭阳民政》、《学习与交流》期刊,转变单纯依靠宣传单、公示栏、村民会等政策宣传形式,借助互联网快速便捷高效传播媒介,将民政惠民扶贫政策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送进千家万户,群众坐在炕头就能知晓政策。同时将最新政策信息及民政扶贫工作动态通过《彭阳民政》、《学习与交流》,印发到乡村干部手中,切实提高干部政策执行力和为民服务能力。

三是变“手工比对”为“信息核对”,实现精准识别。为切实解决手工比对耗时耗力、不精准等问题,依托“数字民政”建立全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完善信息数据库,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对申请社会救助和建档立卡的家庭先核对再核实,及时准确掌握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及各类隐性收入,对核出的异常信息,及时通过入户调查、邻里求证等传统手段核实,切实做好救助对象和返贫对象的认定工作,确保对象认定精准。

四是变“人为监督”为“数据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将“彭阳数字民政”民主评议、急难救助主动发现、“三留守”关爱、老年关怀等模块端口,延伸至村(居)一级,困难群众救助和建档立卡识别退出全部通过村(居)民代表会议议定,村(居)民代表全程参与,议事过程全程摄像记录,信息及时公开,APP移动端口方便查询,县局、乡镇远程监督实施,实现民政扶贫政策阳光运行。同时,通过“数字民政”,建立县、乡、村三级查询模块,并将端口前移,群众通过自动触摸屏,可及时查询救助对象及资金运行、发放等情况,使基层工作更加阳光。

五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推进作风转变。将民政扶贫工作延伸到村(居)委会,选优配强民政扶贫工作队伍,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贯通政令、畅通民情”的服务网络。为各村选聘1名民政协理员,协助村“两委”做好贫困对象探访、政策宣传、需求了解、产业入户等工作。同时明确全县400多名村(居)干部为兼职社会救助网格员,充分发挥网格信息采集员的基础作用,主动发现需救助的对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内容时间:2019-05-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