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鹤岗市绥滨县通过省级评估拟退出贫困县序列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07  编辑:曹亮亮

       近日,记者在绥滨县获悉,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绥滨县有4696个贫困户9894名贫困农民成功脱贫,使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到了0.82%。目前,该县贫困摘帽工作已完成县级申请、市级初审和省级专项评估检查相关退出程序,正对社会进行公示。这标志着绥滨县戴了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即将被摘掉。

       自党中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后,绥滨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战略部署,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工作中,绥滨县首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市主要领导访遍了全县所有贫困村,为绥滨脱贫指路径、教方法、谋产业、解难题。同时,绥滨县还成立了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16个专项工作推进组,严格实行县级领导包乡、县直单位包村、机关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全面开展“脱贫摘帽决战决胜攻坚行动”。

       按照“精准、看病、卖粮、修路、建房、饮水、产业”七个方面工作要求,绥滨县狠抓了欠账短板。在安全饮水上,共完成109个村安全饮水改造工程,解决了6416名贫困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100%。在危房改造上,完成2043户农村危房改造,全县所有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在硬化路建设上,共改造农村公路253.4公里,建设村内路72.4公里,解决了农民“出行难”问题。在文化广场和村卫生室建设上,共完成53个贫困村的文化广场和卫生室建设,实现了109个行政村全覆盖。此外,53个贫困村还全部实现了通有线或无线数字电视。在环境整治上,新建路边沟12万延长米,绿化村屯821.5亩,完成农村室内厕所改造1050户,设置农村分类垃圾箱1200个。

       同时,该县还全力抓好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在医疗保障方面,与北京等4家医疗机构建立了远程会诊机制,解决了贫困群众外出“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并为贫困群众构筑了“五条医疗保障线”,满足了贫困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选派320名县乡村三级医生开展了“百名医生健康扶贫签约行动”,解决了贫困户因“过度治疗”“盲目治疗”导致医疗费用支出较大的问题。开展贫困户大病救助和慢性病用药救助及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奖代补”和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四项保障政策,切实减轻了患者家庭负担。在教育保障方面,严格落实“五免五助两补一贷一改善”14项政策,全县没有义务教育阶段因贫辍学学生。该县还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项政策和就业方面的保障,使4729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

       让贫困农民有钱赚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为此,全县大力发展了光伏、大鹅养殖、菜园经济等11项扶贫产业。其中在实施光伏扶贫中,建设了总规模25.6兆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53个,已于2018年6月30日全部并网发电。在发展大鹅养殖中,为有养殖意愿的每个贫困户免费发放40只鹅雏,带动养殖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600元以上。在发展菜园经济上,引导农民利用自家小菜园种植鲜食玉米、杂粮杂豆等,带动种植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580元以上。在发展电商产业上,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电商体系,带动贫困户652户1372人实现增收。在金融扶贫上,共为贫困户累计贷款7865.17万元。在实施龙头企业带动上,组建了中粮贸易(绥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全县农民实现增收2000余万元。此外,绥滨县还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林下养殖、果蔬和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实现了扶贫产业全覆盖。

       绥滨县脱贫攻坚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各帮扶单位功不可没。作为国家级帮扶单位,中粮集团共为绥滨县投入资金1265万元,发展扶贫产业,并开展了“救、急、难”行动和资助贫困党员、贫困学生活动,累计资助2710人次。省委选派5家单位、市委选派18家单位分别组成驻村工作队,县级选派238名优秀干部组成86个工作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选派2359名帮扶责任人与所有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全覆盖。2017年以来,各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帮助村集体谋划发展思路109个、帮助创办合作社29个、化解村级矛盾1196件,为贫困群众办实事7300余件,累计争取协调投入资金8392万元。 脱贫攻坚的胜利,更得益于县委“志智双扶”工程的开展。在全县各村相继开展了“自强、感恩、文明”主题扶志教育,建立了“一约四会”“红色文艺小分队”,并在63个村设立了“爱心超市”。实施了“百千万”新型农民激励计划,累计开展培训216期、培训9340余人次,在提升农民素质,增强实用技能的同时,更坚定了贫困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内容时间:2019-04-2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