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腐竹飘香 富了老乡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25  编辑:曹亮亮

       5月21日凌晨,昭平县北陀镇平恩村云雾缭绕,灯火通明,村民邱宗新一家人正忙着洗豆、烤豆、打干,一张张腐竹伴随着机器轰鸣声新鲜出炉,一股股豆香味从腐竹作坊里飘出,也串起了脱贫产业链。

  邱宗新一家五口是平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其父亲身体不好。从前生活经常入不敷出,生病住不起医院,最困难的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如今,腐竹作坊燃起了他们生活的希望。

  2017年底,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驻昭平县扶贫协作工作小组在走访中发现,平恩村有种植黄豆的传统,但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黄豆严重滞销。针对平恩村现状,扶贫小组与村干部探讨协商,决定以邱宗新家为家庭作坊示范点,开办腐竹厂发展腐竹产业。

  说干就干!工作小组结合广东鼎湖山泉有限公司的市场渠道优势,围绕黄豆做起一条集种植、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实现了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双轮驱动”,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结对帮扶,探索鼓励民营企业以点带面助脱贫,成了鼎湖区和昭平两地携手扶贫行动的一大亮点。

  帮扶工作组瞄准这一特色产业,在保持纯手工生产工艺不变的情况下,迅速扩大平恩村腐竹的生产规模。鼎湖山泉公司先后投入20多万元帮扶资金,为20户贫困家庭建立腐竹加工作坊。按平均每户4至5人,受益贫困人口约100人;按每月生产20天计算,每户预计每年收入8万多元。项目运营后,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1万多元的收入。

  “如今,腐竹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下一步,我们打算扩展到30多个大作坊,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周边60余户贫困户致富。30多家作坊可日产腐竹30公斤,年产值约60万元。”平恩村支书曾凡生说,在帮扶小组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该村已形成了“黄豆种植-腐竹生产销售-畜牧养殖”的生态产业链,下一步将考虑注册“平恩腐竹”商标,借助鼎湖区的销售优势将平恩腐竹销往各地,推动该村全面脱贫致富。

  据悉,2018年6月,昭平与鼎湖区创建扶贫工作站,搭建精准帮扶平台,引导两地非公企业参与扶贫。两地携手深度帮扶工作成绩斐然,获得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的肯定,并在《广西扶贫简报》上作为亮点向全区推广。

  据统计,自结对帮扶以来,该县共投入村集体产业资金106万元,发展产业项目10个;投入45.4万元建设道路、桥梁、路灯等基础设施;投入社会帮扶资金464.8万元。在结对帮扶的57个贫困村中有39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收,少的1万多元,多的有5万元。


内容时间:2019-06-0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