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罗艳英:不甘贫困,艰苦奋斗,做脱贫致富的 先行者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25  编辑:曹亮亮

       她,今年31岁,一头乌黑的头发,黑黑瘦瘦的。她个子虽不高,却倔强地挺立。她衣着朴素,脸上总挂着自信和善的微笑。她就是那劳镇新寨村新寨二组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也是新寨村家喻户晓的脱贫先进户---罗艳英。该户不甘贫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创业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人穷志不穷,坚定脱贫信心

       2009年,罗艳英和丈夫汪世明结婚分家后,夫妻俩搬到了距离本屯1公里的坡地上建起了一个60平方米的石棉瓦房生活,由于夫妻俩文化水平不高,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因此2014年以前,他们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养殖少量的土鸡以及在镇内、村内务工。加上缺少资金和技术等原因,罗艳英户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产业规模不大。可以这样说,夫妻俩起早贪黑的劳作,但是家庭改善不大,收入一直上不去。

       自2015年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后,罗艳英户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村“两委”以及帮扶干部共同开展一系列扶贫工作。对于相关扶贫攻坚政策,不清楚的地方主动问扶贫工作队。每次帮扶干部到访,

       罗艳英都能如实及时反映家庭生产生活及产业发展情况,为帮扶干部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创造了条件。对于各种帮扶措施,罗艳英一家人总能好好配合实施,家庭料理、产业发展,罗艳英都能认真听从帮扶干部的建议,一样都不落下,正如她自己所说:“党和政府那么贴心帮扶我脱贫,哪有不配合的道理!”

       “现在政府下来帮扶我们脱贫,带来了很多的政策,但最终还是要靠我们努力才行,我们也不懒,只要努力地去做工,我们坚信自己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在2016年开展走访时,罗艳英和丈夫汪世明常常挂在嘴边说。罗艳英人穷志不穷,深知要脱贫致富,不能只是依靠政府的帮助,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脱贫。他们夫妻俩也确实舍得吃苦,敢想敢做,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通过自己劳动的双手才能实现脱贫,走上了致富路的道路。

       艰苦创业,发展多元化产业

       作为贫困户,罗艳英从未以该名义向政府提出过无理要求,也从未有过等靠要的思想,仍保持着勤劳的品德。起初,当资金不足时,罗艳英就充分利用自家旱地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玉米产业,种植玉米虽投入少但体力劳动强度极高,但罗艳英从不懈怠,带领丈夫起早贪黑,不怕吃苦,就这样罗艳英一家每年种植的玉米达30余亩。

       新寨村两委根据罗艳英家林地面积广、玉米种植多的资源优势,建议其发展土鸡养殖产业,一下打开了她的发展思路。最初修建养鸡棚时,由于资金有限,罗艳英不等不靠,硬是带领爱人肩挑背扛,一锄头一锄头挖出了一个占地面积300多平米的鸡场地基,继而靠两口子的双手搭建起成型的养鸡棚。

       在初期最初没有资金购置鸡苗,罗艳英就自己抱窝,采用这种母鸡孵小鸡的繁殖方式从当初存栏几十羽逐渐扩大规模。2016年以来,帮扶干部帮助罗艳英申请到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并获得政府1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这下为其扩大土鸡养殖规模提供了资金保障。现如今,罗艳英的养鸡存栏规模已接近3000羽,为达到生态养鸡的要求,她还根据帮扶干部的建议,在鸡场旁边挖建了2个占地近2亩的鱼塘,一方面发展养鱼产业,另一方面解决土鸡饮水和“锻炼”问题。在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罗继董在村里成立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后,罗艳英立马加盟成为第一批社员,加入合作社为其拓展产品销路、解决养殖技术问题等提供了保障。

       就这样,罗艳英家的养鸡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还带动了养鱼产业的发展,种植的玉米成为主要的鸡饲料也达到了增值目的。

       在党和国家的扶贫攻坚利好政策下,罗艳英并为就此满足,而是紧紧抓住村里正在推进的水果产业,利用自家山地种植7.5亩沙糖桔和25亩芒果,同时发展甘蔗、油茶、蜜蜂种养殖产业,实现多产增收,2018年罗艳英户的人均纯收入已突破13000元,有力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目前,罗艳英户还根据村第一书记的产业规划,带头种起了400棵百香果。

       努力奋斗,圆了“安居梦”

       2016年以前,罗艳英户还居住在一个简易搭建的板棚里,住房安全没有保障,但在国家实施贫困户移民搬迁安居政策后,罗艳英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实施扶贫移民搬迁的工作部署,认真听从新寨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规划安排,积极推进在村内分散安置建房,妻夫妻俩起早贪黑,主动扛起了开挖地基、拉建房材料、砌砖等主要工作,并和村里的乡亲们一起为自己的住房努力着,到2016年底,一栋占地60余平米的砖混房屋拔地而起,目前室内也进行了装修,各类家具不断添置,一进到屋内,显得亮堂堂的,罗艳英一家在屯内实现了安居梦。在走访罗艳英的新居时,她激动的说道:“之前从未想过能够这么快建好新房,还是党的政策好啊!”其实,住房条件的迅速改善也离不开她本人的积极配合和勤奋努力。

       脱贫致富,不忘带“穷乡亲”

       罗艳英常说:“因为有了党和政府以及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我的产业才能搞起来,所以我有责任带领和帮助乡亲们共同发展产业,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2016年以来,罗艳英积极与镇干部、村干部、帮扶干部共同探讨研究群众脱贫致富思路,为了更好地带动乡亲们共同发展致富,他加入了村里的土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他经常与镇畜牧站联系,虚心学习养殖防疫技术,并及时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其他社员,为更好地把土鸡产品推销出去,他还经常和合作社负责人一起到周边县市各大酒店、餐馆进行宣传推销,目前,有的酒店和餐馆与合作社达成了长期固定订货的合作模式,土鸡找到了稳定的销售路子,

       土鸡销售范围已扩大到田林县、百色市甚至到南宁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使社员们充分享受到发展特色养殖产业补贴的利好政策,罗艳英户还积极参与指导社员们按照有关建设标准进行养殖场地建设,并积极帮助社员们申报补助资金,目前,加入合作社的部分社员成功获得了养殖场地建设以及鸡苗等补助,最高的补助达10000多元。

       罗艳英户在2017年底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找准适合家庭致富的路子是她们家庭快速发展的关键,问起罗艳英家的左邻右舍,无不竖起大拇指夸她“舍得吃苦,敢想敢干”。罗艳英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其走过脱贫致富路得到了周边群众和各级政府的认可,沿着这条路子,罗艳英还在勤劳地大步前行。


内容时间:2019-06-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