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再小农化     检索到  614  条相关信息

本书主要阐释了小农农业的结构以及小农农业劳动过程与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平衡关系。首先,本书分析了小农农业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其次,本书展示了对小农农场和小农家庭的微观分析,讨论了广泛相互作用的平衡关系。再次,本书关注到小农农业的宏观环境,分析了农业活动的外部平衡。接着,本书分析了小农小农农业的重要特征,讨论了农业产量的问题。最后,本书指出要推动新型小农农业方...

农业是赞比亚的支柱产业,同时也被寄予“减贫”的厚望。赞比亚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努力通过建立一个“从政策到实施环节”都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帮助农民从小生产者变为中等规模生产者。但是,目前的情况仍然与理想状况相去甚远。生产力低下,市场机制不健全,推广服务薄弱,金融服务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本报告分析了赞比亚农业方面所取得的发展,并对一些具体的领...

本书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历程,探讨在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背景下,农民在经济方面何种互助合作;结合对当前中国“三农”状况、农民合作实践的调查和分析,探究农民的自发合作难以形成、大量合作组织无法有效运行的原因:提出增进农民互助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杨宇斌 出版时间:2018-11-01

近年来,我国规模农业发展速度惊人。这一过程到底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还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皖南河镇的实践告诉我们,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通过“再造水土”、“再造市场”和“再造服务”,直接推动了小农农业向规模农业转型,却挤压了小农的生产空间。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如何定位,小农农业和规模农业如何协调发展亟待解决。

作者:孙新华 出版时间:2017-07-01

本书主要运用环境史理论与方法,深入解析明代“灾区”“三荒现象”“灾害型社会”等历史问题,明确提出“灾害型社会”作为小农社会“死去活来”间隙的特殊社会状态,是一种极端的社会自然现象,借以探究明代灾区社会与明代社会变迁的关系,试图全面、细致地勾勒明代环境、民生与灾区社会三者互动的图景。本书进一步拓宽了明史研究的视野,力求从环境机制的角度构建明代社会变迁新的解...

作者:赵玉田 出版时间:2016-03-01

再造小农经济,一方面应立足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将农业生产环节留给留守村庄的农民自主进行,允许和鼓励农地在农村社区内部自发流转,逐步扩增户均农地数量,培育中等规模经营的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推动小农经济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要继续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强不同类型新型农业主题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他们的社会化服务能力,破除束缚...

作者:冯小 张建雷 赵晓峰 出版时间:2017-06-01

统筹城乡发展是「发展主义」的又一次扩张,是国家以农村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现代化事业的战略举措。本书在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分析框架下,从村庄层面对地方政府所主导的土地流转、农地制度改革、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农村现代化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探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意志与小农利益实现整合的内在逻辑。

作者:明亮 出版时间:2017-01-01

鸦片战争以来的经济史,可以理解为农村城市化的历史。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由礼治价值观推动形成的大一统国家与小农经济社会,不存在以工业化和市场化为表现特征的现代城市。鸦片战争强行在中国输入了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城市基因,从此,实现工业化,建立以“开放”“交易主体平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主要内容。但在传统礼治价值观的约束下,出现了“礼治市场”的...

作者:黄郁成 出版时间:2016-04-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