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灾区社会     检索到  65011  条相关信息

明代灾区社会史是明史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明史研究的新领域,是中国灾区社会史重要的组成部分。明代灾区社会内涵宏富,极具时代特征。按其阶段性特征划分,明代灾区社会史可分为三个时期:明前期(1368~1464)为区域社会灾区化”时期,以江南地区为典型;明中前期(1465~1582)为地域性“三荒社会”生成并向“灾害型社会”过渡时期,以河南等北方地区为典型;明后期(...

作者:赵玉田 出版时间:2016-03-01

有明一代,北方地区灾荒频繁,远甚于南方。据统计,明代水灾、旱灾、地震、雹灾、蝗灾、风沙、瘟疫、霜雪八种灾害的总数为6199次。北方“自然灾害总量最多,达到3340次,约占全国总数的53.8%。其中,北直隶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92次,平均每年发生灾害近4次”。明前期,河南、山东作为北方土地开发重点区域,也是主要灾区之一,饥民众多,饿殍盈途,灾区社会失范,动乱时...

作者:赵玉田 出版时间:2016-03-01

若从民生视角检视,明前期则是异样的“治世”——灾区反复沦为灾区,区域“灾区化”明显。本书所谓“灾区化”,系指天灾频发,政府救灾不力及民生贫困,造成某一地区在较长时期内一再沦为灾区,“灾区”出现频度(年/次)在1.5以下,并以发生饥荒为主要标志,“灾区”成为该区域持续存在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即常态化。本文“灾区化”概念也是对区域性灾区状态抽象概括,“灾区化”是...

作者:赵玉田 出版时间:2016-03-01

明代灾区社会失范与否,灾民生计状况是其决定性因素。尽管明初以来建立了严格的基层社会管理组织与控制制度及其体系,但是,在饥饿的灾民面前,基本失去效力。至于明中后期里甲制瓦解,保甲制与乡约局部实行,以及地方精英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控制模式的诸多努力,既是传统社会变迁的系列应对之举,也是社会灾区化”的必然结果。然而,这些努力未能有如明初里甲制一样一度实现基层社会控制...

作者:赵玉田 出版时间:2016-03-01

古代中国,天灾与饥荒频发,灾荒一体。如历史学家邓拓所论:“我国灾荒之多,世界罕有,就文献可考的记载来看,从公元前18世纪,直到公元20世纪的今天,将近四千年间,几乎无年无灾,也几乎无年不荒;西欧学者甚至称我国为‘饥荒的国度’。综计历代史籍中所有灾荒的记载,灾情的严重程度和次数的频繁是非常可惊的。”邓拓统计,秦汉至明清,各种灾害与饥歉多达5079次。其中,水灾...

作者:赵玉田 出版时间:2016-03-01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8-09-25
关键字:彝良县 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规划 民房恢复重建 基础设施

本文以汶川地震灾害发生一年后进行的一项灾区居民入户调查为基础,全面描述了震后一年来灾区居民在住房、就业、农业生产、家庭经营、医疗卫生和中小学教育条件等方面的恢复重建情况,并分析了他们对重建政策的需求、获得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参与情况,描述了灾区居民的总体社会心态。

作者:赵延东 马缨 何光喜 邓大胜 薛姝 出版时间:2009-12-01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理条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辩证思想及唯物辩证法为根本理论与指导思想, 遵循联系的观点与整体史观, 主要运用环境史理论与方法, 借助环境学、 社会学、 政治学、 经济学等相关理论, 采用个案分析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理路, 对明代灾区社会相关问题与现象予以具体研究。

作者:赵玉田 出版时间:2016-03-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