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组织制度变迁     检索到  24857  条相关信息

非政府组织常常被称为非营利组织。但是这两个名词在突出这类组织的特点时有不同的侧重,差别非常细微。非政府组织的概念似乎更大一些,可以涵盖所有在政府和市场体系之外的所谓“第三部门”的各种组织形式,而“非营利”与“营利”相对,更多地相对于市场中营利企业而言,因而非营利组织更多地用以描述经济领域内的非政府组织。由于NGO小额信贷机构是以经济手段扶贫,为了突出这一点,...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社区工作既是社会工作三大传统方法之一,又是宏观社会工作实务的主体部分,在社会工作理论、实务、方法和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的三种主要模式:地区发展、社会计划、社会行动,这三种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模式对构建中国特色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刘继同 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包括价格、产权、投融资、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等对扩大消费具有直接影响,这些制度变迁通过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能力,进而对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制度变迁中有效构建有利于扩大消费的体制机制,对扩大消费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振明 张少龙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文章首先分析了企业行为的个体基础与组织租金的概念。其次,文章梳理了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内博弈格局变迁。第三,文章分析了“经营者控制” 危机。最后,文章得出相应结论。

作者:张兴胜 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自1978年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这一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制度的不足之处也日益显露,如土地产权主体模糊、土地经营效率低下等,农村土地问题日益受到高度关注。30年来,在农地国有、私有、集体所有、复合所有等几种思路下,我国理论界紧跟农村改革的实践,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弊...

作者:任大鹏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乡镇政府是中国政府体制最低一级的基层组织,他代表国家政权掌握着乡村社会最主要的资源,直接引领、指导和管理着广大乡村社会的各项活动和9亿农民,在乡村社会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目前处于农村体制冲突和矛盾焦点中的乡村基层政权,追溯了我国乡镇行政体制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了当前乡镇基层政权面临的种种困境,进而剖析了中国现行乡镇政权建...

作者:姚监复 刘栩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本文所采用的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即主要考察家庭承包制的实施对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影响。作者希望通过分析表明:作为宪法秩序意义上的变革,家庭承包制的实施引发了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总的来说,本文的研究较为完整地证明了所提出的理论假说,分析表明,这一变迁包括供给主导变迁与需求诱致变迁两方面内容。

作者:林万龙 出版时间:2002年04月
来源:《教育学报》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中国共产党;教育扶贫;后扶贫;政策变迁;制度特征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