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第一生产力     检索到  233  条相关信息

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人才是区域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民族地区发展水平落后、创新实力不足等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人力资本发展上与发达地区存在差异。人力资本数量不足以及质量较低都是民族地区应关注的问题,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是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应关注的重要部分。

作者:孔繁利 出版时间:2020-12-01

金融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反映着国家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展示出不同的民族特性。金融行业的蓬勃,展示的是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积极状态;金融行业的调整,又反映出国家经济结构的变革。金融中心的建立与发展,使城市在区域区位、金融政策、金融人才和金融设施建设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人力资源,在现代社会是第一生产力。金融中心的能力竞争,人才引进是重要的擂台。如何吸引高...

作者:陈凌 出版时间:2019-11-01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陕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陕西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壮大创新集群提升发展能级,强基聚链筑牢产业基础。扬长补短发挥陕西能源优势,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集群。二是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助力补链延链提升产业能级。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出版时间:2024-03-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成为大势所趋,当代中国事实上已跨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驱动进行了系统探讨,认为科技进步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动力,而且是文化存在的进步形态,科技进步既推动了文化创新,又促进了“新文化”的孕育诞生。当前文化建设应强调科技自觉。

作者:于平 出版时间:2014-04-01

1978年以来,中国根据社会主义大国的基本国情,因地制宜探索实行了一条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渐进式改革为特点、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相结合的工业改革和发展之路,建立起了国有、民营、“三资” 三足鼎立、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工业企业格局,以及公平竞争、透明开放的市场环境,为激发工业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创造了重要的体制基础。

作者:出版时间:2017-12-01

目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使用范围正在悄然扩大,在实施过程中也问题频发。在劳务派遣市场,由于劳务派遣工、用工单位、用人单位三方的利益不同,它们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通过对劳务派遣中各方主体的利益进行分析,可以透视劳务派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各自的发展路径。

作者:岳玲 出版时间:2015-12-01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以内容品质为核心,以创新创优为动力,通过品牌策划、品牌定位、品质控制、品牌传播和品牌保护等途径,着力打造浙江卫视“中国蓝”品牌,不断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和节目质量。经过数年努力,浙江广电集团形成以19 档品牌栏目、20 档培养栏目为核心的优秀栏目集群,在业界异军突起,有力提升了浙江广电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

作者:李松涛 出版时间:2014-04-01

建立省会经济圈,合肥是中心,巢湖和六安是两翼,作为人口小县和经济中等县的含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融入省会经济圈过程中,当好配角,彰显特色,迎接辐射,错位发展。具体要做到:坚持主动接轨,推进在观念上相融,融入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在产业上相融,错位发展;实施重点项目,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相融,完善发展;借助省会优势,推进在资源共享上相融,加快发展。

作者:张胜先 出版时间:2007-09-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