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存理性     检索到  15854  条相关信息

本文以“事件-过程”分析为视角,以个案的形式展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状况,并通过挖掘创业行为痕迹信息,对农民工创业行为的变化进行了动态的考察,从而对农民工创业演化过程、利益表达、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理解。由此,本文解析了农民工的行动逻辑、生存策略,以及他们的创业行为是如何在生存理性下展开的,并以此推演“事实”、解读“现实”,其中也反映了农民工创业面临的矛盾与选择...

作者:黄建新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实践史。在现代工业社会,人们通过实践不懈地追求社会与自身的进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同时也出乎意料地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出现了严重的异化效应,以及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匮乏、战争与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新疾病、人的精神缺失价值虚无等一系列问题。当代人类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其实就是由历史上人们的不合理实践,特别是近代以来人们对于越来越先...

作者:邹喜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本文对“理性经济人假设” 做了细致的剖析,从利他主义经济学开始,系统地论述了人类中个体的社会理性的存在,通过实验可以验证个体的社会理性,是一种以自我为圆心的利他扩展,从而形成了个体的社会理性。本文提出了个体的二元理性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石。利用“社会经济人假设”,分析经济中的信任问题,博弈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研究,说明了...

作者:胡石清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针对国内外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认识上的差异,运用理性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增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话语体系建构的国际对话性,从而使我们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民族区域自治。文章从经验理性、实践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交往理性五种理性分析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是在汲取中国大一统的历史经验,从中国革...

作者:青觉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本文在生活方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农民工”的打工动机和对待打工生活方式的态度。首先,本文梳理和批判了“农民工”研究中的结构制度分析和动机态度分析。其次,本文提出了生活方式理论,说明了“农民工”的主观动机态度和客观生存状态之间的“同构性”和“互构关系”。最后,本文说明了“农民工”维持打工生活方式的微观逻辑和“农民工”群体长期存在的微观基础。

作者:徐法寅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本文从经济理性视角分析李村老人自我生存保障的经济实践,从老年人生存保障、经济资源的自我保障实践、自我生存保障实践三方面解析了农村老人在老年生存保障体系变迁背景下,在面对老无所养的现实生活中,采取了较为积极的理性实践为自己建构相应的经济保障。农村老人通过积极参加劳动,继续耕种土地,与子代理性切割等日常生活实践来维持自己晚年的生存

作者:仇凤仙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贫困问题是中国贫困研究的主题。城市由于各项制度的保障,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结构性贫困,充其量只有一些由于个人原因而陷入贫困的,没有收入来源、没有工作能力和家庭支持的“三无”人员(Guan,2003:78)。随着城市改革的推进,因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而诱发的贫困正在改变着城市贫困的构成。由于个人原因...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关键词:

关于什么是“理性”,可能与关于什么是“文化”的问题一样,存在诸多争论。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采取经验学科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办法,排除一切非工具理性(包括价值理性、实质理性、理论理性等)的讨论。换言之,理性选择理论所说的“理性”,就是解释个人有目的的行动与其可能得到的结果之间联系的工具理性。但是,随着理性选择理论与其他社会理论之间争论的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科...

作者:李培林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