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揭示了旅游现象的社会学意义,提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旅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认为,旅游是现代现象,因而只有放在现代性这一大背景下才能得到更充分、恰当的解释。旅游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视角和方法就是把旅游同现代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旅游与现代性的关系是旅游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墨顿所提出的“社会学好恶交织”可以应用到对整个现代性生存条件的解释,而旅...
被永恒和普遍地讨论着的幸福,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绝对永恒和普适的事情,而是一个正在趋向现代性的历史转型过程。在这种情形下,幸福必须在新条件和新形态下得到重新建构。从中国的当前情况来看,这种重建至少需要两方面条件:一方面是信仰重建,即在“儒、佛、道”三位一体的传统信念体系陷入信任危机之后,代之以“中、西、马”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新型互补系统;另一方面即客观方面,要...
东北现代乡土小说始现于1930年代,疑迟创作的短篇小说《山丁花》被誉为“代表乡土文艺的作品”,而其此前创作的《北荒》,已使人们感觉到作者是“一位勇敢的尝试的乡土文艺家”,“现在满洲文坛的拓荒者”山丁:《乡土文艺与〈山丁花〉》,《明明》第一卷第五期,1937年7月。。但这仅仅于东北区域所论,就现代中国而言,乡土小说始于1920年代,是继“问题小说”之后而勃兴的...
本文将革命—生产之矛盾的生成情境锁定为1946~1948年间在北方诸解放区乡村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并试图经验性地揭示北方土改时期的“翻身”实践与“生产”实践如何构成了话语—历史矛盾,而这一矛盾又如何影响了北方土改的进程。本文认为,北方土改中“翻身”与“生产”的矛盾构成革命—生产这一中国革命现代性矛盾的原初形态;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话语—...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