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清代农业     检索到  4965  条相关信息

本书是一部综合运用经济学、历史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清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指标进行量化研究的学术专著。作者充分利用了超大量的原始资料和相关农业调查、统计数据,对清代8个关键时间点的耕地面积、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粮食和种植业生产的总产值和增加值,以及包括农林牧各业都在内的全部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逐一进行了量化估计。本书指出:清代农业在一系列主要生产指标上,与前代相比,...

作者:史志宏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本书在利用大量的历史档案、实录、方志、文集、报纸等史料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清代救灾立法的内容及特点、清代救灾行政体系及其运作、清代的赈捐制度、因灾恤刑制度、因灾禁酒制度、灾荒中的耕牛管理制度、灾荒中的妇女买卖及其法律救治等。由于学术界以往将灾荒史与法律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相关成果极少,本书因而能够拓宽相关学科的研究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另外,在21世纪...

作者:赵晓华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清代东北地区水灾频发,尤其是晚清时期,随着东北地域的开发,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逐渐遭到破坏。水灾频繁发生,给当时的小农经济、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极大影响。本书从区域经济史和区域社会史的视角,探讨了有清一代东北地区水灾及其打击下的小农经济、灾民生活、社会冲突、政府与民间的救灾措施和应对机制,了解和把握水灾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互动...

作者:于春英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清代开辟“新疆”以及随之而来的疏浚清水江河道,使黔东南整个清水江干支流步入区域开发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带动了区域社会内部人和物的流动。移民即在此背景下入住清水江下游小江地区。他们在乡村社会中建立会馆、开设集市,推动了江西街移民村落的形成。本书以乡村集市的建立为切入点,讨论小江地区的移民对区域社会的运行、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作者:朱晴晴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近年来,我国规模农业发展速度惊人。这一过程到底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还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皖南河镇的实践告诉我们,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通过“再造水土”、“再造市场”和“再造服务”,直接推动了小农农业向规模农业转型,却挤压了小农的生产空间。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如何定位,小农农业和规模农业如何协调发展亟待解决。

作者:孙新华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本书从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以当前全球农业面临的复杂性挑战为问题导向,聚焦全球农业新发展格局,尤其注重不同区域国别背景下农业生产、科研、贸易、治理等不同维度上资源的全球调动和分配。本书内容包括全球农业起源、全球农业生产系统、全球农业产业链、全球农业科技系统、全球农业治理体系、全球未来农业六部分。各部分内容均结合当前农业前沿议题和世界农业发展格局变化展开,...

作者:李小云 巴枫 徐秀丽 赵文杰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建立以农民对农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形成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与农民间以利益为纽带的运行机制,促进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三个体系的有机整合,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书从农业技术的层次性特征以及农业推广服务的公益性和营利性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构建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

作者:简小鹰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借助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来增加农业产业链的价值、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效率的提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的溢出效应、机理及路径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指导意义。本书首先从理论上基于Feder动态外溢模型以及Marrewijk模型,以内生比较优势的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效应、机理进行研究,并从实证角度对现代...

作者:朱涛 夏宏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