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流动困境儿童     检索到  25286  条相关信息

本文在梳理现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总结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和社会推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积极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和借鉴。

作者:梁在 悦中山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改革浪潮的推进,生活艰辛的农民大量进入城市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在农民迁移流动的过程中,农村家庭结构也经历了变化过程,特别受到这种变化影响的是流动农民的子女,我们根据与父母生活的状态把这些孩子分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作者:王雪梅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民工数量的激增和农民工夫妻双方外出务工趋势的出现,流动儿童的规模越来越大。然而他们虽然进入城市,却被隔离在正式的制度和城市社会资源之外。正是这种边缘化的制度安排促成了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代际再生产。本文着重分析了流动儿童的规模、教育与城市融入的问题。本文指出,在流动儿童教育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反学校文化,并进一步分析了“子弟”反学校...

作者:周潇 出版时间:2022年08月

文章首先介绍了孤残儿童社会福利事业状况。其次,介绍了中国流浪儿童状况及救助保护事业情况。最后,文章介绍了儿童收养状况。

作者:王素英 张齐安 张洪昌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作为中国人口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数量大、发展快、内部差异明显等特点。而大规模、快速人口流动的产生,对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供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社会政策转变和社会资源供给远远落后于人口流动的速度,使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工作、生活和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也对我国的社会政策如何适应人口流动提出了巨大挑战。

作者:宋月萍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本文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对策,指出要改善流动儿童的传播环境,需要政府、社区、媒介、学校、家庭各个层面的多级配合。一是要完善教育体制,促进“异质”教育情境中的人际互动。二是要完善教育体制,促进“异质”教育情境中的人际互动。三是要重视流动儿童自我同一性发展困境,突破都市话语刻板框架。四是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针对流动儿童的现实特征加以有效引导。五是要推进家庭教...

作者:庄曦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本文主要考察了流动儿童现实的城市社会融合状况。首先,本文梳理了进城务工潮中双重边缘群体的形成过程,分析了边缘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合困境。其次,本文结合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操作化定义,分别分析了流动儿童的文化、结构、心理融合状况。

作者:庄曦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超过3500万流动人口子女随其父母迁移到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对我国教育体系构成了一大挑战,也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和描述性统计的研究结果,然后按研究方向总结和梳理文献,包括父母迁移对其子女的影响、流动儿童对学校类型的选择和学校类型对其在校表现的影响,以及...

作者:陈媛媛 冯帅章 韩昱洁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