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流动公共性     检索到  60694  条相关信息

“老漂族”在来到陌生的城市之前可以享受当地的各类社会福利,以及社会网络的物质与情感支持。当他们迁入异地后,附着于其身上的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社会网络也随之式微甚至消失,致使其在生活、社会交往、情感方面都处于危机之中。从学理的角度上看,此类困境的治理之道在于公共的转换问题,即从一种“静态公共”向“流动公共”进行转换。“流动公共”自身具有的跨越、制度...

作者:芦恒 出版时间:2016-05-01

文章主要介绍了1995~2005年中国流动妇女的状况。首先,作者详细地列明了研究框架,接着,作者对重点人群——流动妇女作了精确的定义。识别出重点人群的主要特征以后, 文章从过程、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三个角度分析这一人群的境况和问题,涉及关于经济、政治参与、暴力等重要议题的研究。文章最后对流动妇女的状况作了预测。

作者:谭深 出版时间:2006-03-01

本书从人口流出地的视角,围绕跨省流动人口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状况、“三留守”现象等,对人口流出的影响、人口流出大省对流动人口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探索,并对流动人口返乡就业创业、流动人口的保障住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人口的快速流动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而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流入地和流出地存在差异,缺少统一的政策和相应的协调...

作者:王兴骥 出版时间:2022-03-01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将国际准则、国际框架、国际指标等话语体系引入中国,全面影响了中国妇女的生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妇女的就业渠道得以拓宽,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就业途径、方式和流动模式更加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女性流动人口主要是以“打工妹”的身份出现,主要就职于几个经济特区的出口加工业,年轻、未婚、打工...

作者:韩嘉玲 张妍 出版时间:2015-11-01
报告

流动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过程。城市化的程度与农村流动人口和城市的融合程度、融合领域、融合层次紧密相关。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是内源的、渐进的,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被动的、激进的。改革开放后,以“离土不离乡”为模式的乡镇企业展示了既无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又无人员的整体性重组的独特的乡村工业化道路,...

作者:李勇 刘国翰 出版时间:2016-12-01

本文首先介绍了代际间的“双重流动”特征和继承流动模式,然后介绍了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最后介绍了提高代际收入流动的政策研究。

作者:覃毅 出版时间:2020-11-01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信息流动中的增量民主。首先,介绍了为什么信息需要自由流动。其次,介绍了增量民主的概念。最后,介绍了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

作者:贺文发 出版时间:2006-02-0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涉及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供给的政策,形成了以流入地的区县政府负担为主的状况。由于区县政府的利益、责任和能力不匹配,造成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机会的限制。本研究建议建立以流入地省级政府为主,各级政府共同分担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体制,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有质量的免费义务教育的法定权利。

作者:袁连生 出版时间:2017-0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