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针对目前留守儿童现象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发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支持手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于2004年8~10月分别在中西部和东部部分农村地区对留守儿童及其关联人群实施了较大规模的调查。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386199”现象。“38”即是指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加重了留守妇女赡养老人和养育子女的家庭负担,降低了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质量,部分地区针对留守妇女的犯罪案件有所增加。...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到2005年,流动人口达到14735万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后,他们留在家乡的子女就成为留守儿童。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估计,全国农村0~14周岁留守儿童规模多达2000万人。农村留守女童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更加特殊的群体。由于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还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传统社会观念,农村留守女童可能面临更严...
农民工为什么外出打工,通过我们多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95%以上的回答都是:能挣到钱,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使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他们期盼通过孩子的刻苦学习,和城里的孩子在公平的起点上竞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彻底改变家庭的处境。
报告研究了贵州省农村留守妇女留守的原因、面临的问题、基本特征。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功能失衡、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支持网络问题以及婚姻稳定问题,提出了增强城镇承载能力,避免“家庭分裂”式迁移,提高农村妇女就业创业能力,减少城市用工中的性别歧视,减轻农村留守妇女生活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等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对策。
本文首先阐述了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介绍了她们的基本状况,她们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亦是家精神压力大庭生活的主角。其次指出了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自觉性和进取精神,劳动强度大,闲暇时间少, 文化生活匮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农村留守妇女发展的对策建议: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决策主...
当前,河南省农村教育萎缩现象严重,突出表现在教育资源大量流失、初中教育辍学现象严重、高中教育瓶颈没有缓解、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等方面。农村教育萎缩首先与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渴求有关;其次是城镇化发展的结果,是农村社会衰落在教育上的表现;最后是受到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治理农村教育萎缩要多策并举,通过优化农村教育...
目前,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第三部门都采取了积极有力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效果不甚理想。本报告对留守儿童问题产生脉络进行梳理,厘清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深入细致描述现实中各方主体的做法,通过对两个案例的深入分析,探索可推广借鉴的公益之路,以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