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流动儿童社区     检索到  40666  条相关信息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形式,对江苏省部分地区的流动儿童进行了道德发展方面的研究,对他们在道德判断、道德动机、道德敏感性、良心发展、道德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年龄性别差异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学校、家庭等方面的针对性建议,从而加强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共同加强流动儿童的道德教育。

作者:万增奎 出版时间:2021-12-01

本文在梳理现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总结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和社会推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积极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和借鉴。

作者:梁在 悦中山 出版时间:2023-06-01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改革浪潮的推进,生活艰辛的农民大量进入城市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在农民迁移流动的过程中,农村家庭结构也经历了变化过程,特别受到这种变化影响的是流动农民的子女,我们根据与父母生活的状态把这些孩子分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作者:王雪梅 出版时间:2018-10-01

流动儿童最为集中的广东珠三角地区,社会组织正探索通过运营儿童友好的社区公共空间,用社区发展的理念和方法为流动人口、流动儿童构建社区支持网络,改善流动儿童在城中村社区的成长条件。本文以“小禾的家”公益项目为例,阐述在社区支持网络依托社区公共空间形成的过程中,流动妈妈和流动儿童作为核心参与者,如何参与改善社区内教育环境,及社区支持网络在流动儿童成长中发挥什么样...

作者:陈淑妍 周鹏 出版时间:2023-07-01

首先,本文介绍了流动儿童与媒介研究的背景,指出流动二代身上承受的压力与问题。其次,本文界定了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流动儿童与媒介的相关研究文献。再次,本文介绍了研究方法和调查样本的构成。最后,本文梳理了研究框架,呈现了研究内容的主体。

作者:庄曦 出版时间:2016-12-01

生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开阔了各界学者的理论视野,突破了以往研究过于关注外部影响因素的研究局限,侧重从个体内部心理结构体系来探析积极心理品质,比如心理社会能力、自控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等,这些研究成果对深入了解和促进儿童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城区流动儿童是在同一个区(县)行政区域内流动的特殊群体,其城区生活学习环境,与乡村或...

作者:曾天德 出版时间:2023-09-01

2007年云南连心决定将办公室从写字楼搬到城中村,为找到适合开展服务的社区,同事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昆明的各大城中村社区。在找点选点过程中,大家发现城中村大量儿童聚集在菜市场、街道马路边。他们在路边石头上写作业、嬉戏打闹,他们在安全、照顾、娱乐、学习等方面需要被关注。于是我们选定在流动人口相对密集,少数族群人数较多的伍家堆社区开始了流动儿童服务,成立了以流动儿童...

作者:郑红琴 张耀炜 杨春梅 出版时间:2018-04-01

基于现实观察和理论思考,本书提出描述和分析流动儿童与城市主体社会间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思路。在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背景下,这一关系可用“社会融合”来进行分析,并可从社会交往与社会认同两个维度对其测量。研究发现,这一融合并非单向、静态的,而是双向的、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城市社会中的社区、学校及家庭中的各种因素,都会作用于作为行动者的流动儿童的生活实践,以不...

作者:高燕 王毅杰 出版时间:2010-05-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