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残障就业     检索到  16524  条相关信息

本章界定了残障群体的标准,并通过对香港残障群体的构成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香港残障群体的整体概况。

作者: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我国残障者按比例就业制度自确立以来对促进残障就业,实现个人价值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相关数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按比例就业仍然面临着按比例就业率不高,未能有效解决残障者就业问题的现状。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按比例就业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法律规定较为笼统,实践中不易操作、缺乏有力的惩罚和激励机制等。为此,应以《残疾人权利公约》所构建的残障的“人权模...

作者:龚燕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本文基于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反歧视标准,检视了日常生活中有关残障的意象,并借助残障人自己的影像故事,批判传统社会中有关残障的狭隘想象。继而通过关于不同残障议题的影像,呈现肢体、听力、视力、精神障碍人士的日常生活,反思如何消除关于残障的过度阐释(或偏见),回到本心常识,尊重其平等权利。最后,讨论了法律人可以通过法学与美学的交叉,体认人的多样性与固有尊严,扩...

作者:丁鹏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本文希望论证的是残障的人权模式是对社会模式的改进,并且有助于《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实施。本文指出残障的人权模式有如下特点:强调损伤并不阻碍人权的享有和行使,包含了第一代和第二代人权,将损伤看作人类多样性中宝贵的一部分,承认身份认同问题的存在,允许对预防政策进行评价,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1718600

作者:陈博 ChenBo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从福利企业残障员工在工作场所遭遇的权利困境可窥见,影响他们工作权实现的主要障碍在于支持性服务体系的缺乏。通过对残障员工工作意愿与需要的调查,本文展示了他们对于工作场所社会服务的需要与相关服务的提供状况,研究探讨了何种就业服务模式能够满足残障者充分实现工作权的需要。本文认为,应该超越“集中就业”概念的藩篱,打破只关注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一思维,为残障者建构一套更具...

作者:廖慧卿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为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香港政府和社会各界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一系列的社会支持。这些支持覆盖面广泛,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领域,较之对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更为全面、深入、细致。一方面,政府和民间组织根据残疾的不同类型和程度,提供相匹配的多种多样、多阶段的服务;另一方面,残障人士的监护人和家庭也和政府及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密切配合。同时,在香港有相当...

作者: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国家政策规定民族地区的地市州盟和30万人口以上、残障儿童较多的县市区要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很多县人口未达到30万,又是贫困地区,残障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相对较低,办学条件较差,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相关地方性法规规定不充分。要提高对残障儿童受教育权益保障的认识,注重特殊教育理念的培养,继续贯彻落实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相关政策,加...

作者:者荣娜 ZheRongna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我们做出更为大胆而诚挚的建议和预测:中国元素接棒国际残障事务,最为现实有效的行动就是深入到广大的中国残障者中去,向其学习,与其合作,共同为全世界的残障者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作者:解岩 蔡聪 出版时间:2018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