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惯习     检索到  63  条相关信息

非自愿移民是尚未很好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而在各类非自愿移民活动中,水利水电移民尤其是水库移民的问题最为复杂、影响最为深远、涉及面最广、实施难度最大,是十分复杂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破坏、修复、调整和重建的系统工程朱东恺、施国庆:《水利水电移民制度研究——问题分析、制度透视与创新构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4页。。水电移民也是资源利...

作者:施国庆 严登才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词:

本文梳理了文化资本理论的内在逻辑,并从文化资本的形成和转化两个方面讨论了一系列议题。就文化资本的形成而言,本文分析了文化资本形成的制度环境异质性、文化再生产与文化流动之间的区分、文化资本脱离主流文化而存在的可能性以及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勾连和分野。就文化资本的转化而言,本文讨论了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文化资本优势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与个体相关的其他个体文化资本的...

作者:胡安宁 出版时间:2021-12-01

在青年婚恋难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16年北京青年婚恋状况调查,对北京市体制内青年的婚恋问题从结构和主体互动层面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体制内青年在社会经济要素(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方面存在高度的同质性;户口、房车资产情况等结构要素不是影响青年是否进入恋爱状态的核心因素,却是影响青年是否进入婚姻状态的重要因素。体制内未婚无...

作者:张洋 出版时间:2017-11-01

近年来,“回流流动儿童”的数量一直在增加。有很多原本住在大城市并在那里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被送回他们的家乡,以准备继续接受高中及高等教育。本研究旨在了解回流流动学童在返回家乡后所面对的困难,并探讨他们继续升学的可能。本文的分析框架利用了布迪厄(Bourdieu)有关教育资源的理论概念,尝试检视流动家庭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从经济、社会及文化资本的角度去了解回流流...

作者:顾静华 出版时间:2017-01-01

在我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宗教信仰行为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不同信仰者的宗教经验具有差异性。其中,因“日常苦痛”诉诸某一宗教信仰的个案比比皆是。本文试图关注宗教在我国“民间”的存在,探讨宗教与受苦者生活发生关联的机制,力图分析宗教如何作为个体生命“言说苦痛”的一种重要方式,甚至与其日常生活糅合一起,最终成为一种生活经验和惯习。

作者:王静 WangJing 出版时间:2018-03-01

后脱贫时代,教育扶贫作为相对贫困治理的重要路径,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根本性和可持续性作用。在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民族贫困地区女童的控辍保学工作是新时期教育扶贫的重点和难点。受地区贫困文化和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部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女童辍学新增以及反弹问题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本文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以凉山彝族自治州G...

作者:张月琼 赵丹 出版时间:2022-09-01

以往社会科学研究认为社会经济地位是人们健康水平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但是对于其影响机制却缺乏理论解释和检验。而社会流行病学研究关注与健康相关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对人们健康水平的影响,但忽视了社会结构因素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形塑作用。本研究根据健康生活方式模型将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水平的中间机制,来分析中国民众健康不平等的形成过程。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作者:王甫勤 出版时间:2012-07-01

本文在生活方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农民工”的打工动机和对待打工生活方式的态度。首先,本文梳理和批判了“农民工”研究中的结构制度分析和动机态度分析。其次,本文提出了生活方式理论,说明了“农民工”的主观动机态度和客观生存状态之间的“同构性”和“互构关系”。最后,本文说明了“农民工”维持打工生活方式的微观逻辑和“农民工”群体长期存在的微观基础。

作者:徐法寅 出版时间:2020-08-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