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庶民教化     检索到  881  条相关信息

教化”是儒家政治理念和实践的核心,其中包括面向庶民教化。王学有不同形式的庶民教化实践探索,其中,以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为代表的庶民教化是通过乡村社区组织化的形式向底层民众布教,贯彻的是自上而下的言教方式;以泰州王学为代表的庶民讲学,则是基于“圣愚无间”的平等观,通过扩大原本仅限于士人精英的讲学活动,让庶民自觉其道德;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为代表的则是以...

作者:王格 出版时间:2019-11-01

本报告探究了如今在很多乡村悄然回归的传统教化,如何进入乡村治理体系以及以怎样的治理逻辑实现对乡村治理效能的补充的问题;探讨了教化传统及其文化权力网络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满足当下乡村治理需要的新手段而重新焕发生机的问题。

作者:张曾 饶静 出版时间:2019-07-01

文艺活动具有宣泄情绪、娱乐身心、移风易俗、促进人际交往和谐、提高人的精神文明修养的特殊功能。本研究以山西省灵丘县北泉村为调研地点,分析乡村文艺活动对村民有哪些影响、文艺活动的教化功能体现在何处,以及文艺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何小献 谭英 王逸韵 陈永佳 出版时间:2019-07-01

柏拉图以自身理论的和实践的经历与努力,提供了启蒙/教化辩证法、法制国制度设计达取和支撑人类幸福生活的两种卓越的哲学方案案例。前者目的在于以辩证法启蒙城邦公民如何关照自己的灵魂,如何使自己的生活臻于至善,为日臻败落的城邦树立某种伦理道德规范;后者在兼顾人类现实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试图用法将知识、法与既往生活经验连接起来,作为表达对人类最高关切之政制根基。而青年马...

作者:刘明艳 出版时间:2013-08-01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一统”天下观是历经战乱的古代中国人对国家类型的期盼。后经秦汉统一王朝的实践,最终上升为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之本。以后中国人又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且统一多于分裂的实践中使得“大一统”观念深入从天子到庶民的血脉之中。自然而然,受“大一统”天下观的影响,边疆统一、国家认同、以和为主便成为中国边疆观念的核心和边疆治理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作者:徐黎丽 出版时间:2017-10-01

“孝”是中国文化的最显著特征。本文以“孝”的历史变迁为纵轴,以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为横轴,全面分析了“孝”的起源、演变及其当代转化。自殷商的祖宗崇拜产生“孝”为始,经周代为利于宗法统治而将祖先崇拜转化为人伦秩序,到孔子把“孝”与“敬”“养”“礼”结合起来,完成孝道的伦理转向。后经汉代“移孝作忠”的发展,“孝”的含义不断得到扩展,由调整自然亲情的伦理秩序转变为具...

作者:杨建海 出版时间:2017-12-01

本文主要介绍了株洲市攸县做到“五个基本看不见”的做法,主要包括:宣传教化开路、市场模式运作、精细管理跟进和机制制度保障。

作者:陈君文 出版时间:2012-04-01

本文从“四川青少年纵火烧人案”为例追溯未成年人刑责减免的理念与制度的历史回溯、当代实践、困境及其化解之道。首先,自周代以降中国一贯采取“德主刑辅”的社会控制。其中,青少年刑罚减免原则便是周礼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的表现。旧时代青少年虽可能减免国之罚,但不免予乡治之“礼法”。其次,当前中国处于转型背景下,一方面,基层空心化甚至暴力化导致价值失范;另一方面,青少年提...

作者:刘易平 卢立昕 出版时间:2017-06-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