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国际话语     检索到  15881  条相关信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崛起的国际妇女人权运动也带来了女权主义者对于何谓国际、跨国或全球女权主义的讨论和争执。本文将分析影响并推动着这一新兴女权主义话语的三个核心观念,即“全球姐妹阵营”、“战略姐妹阵营”和“跨国女权主义”,并揭示这场观念之争主要围绕的是“全球”和“地方”女权主义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全球地方、旅行女权主义和文化翻译等理论角度切入,提出全球—国际—...

作者:张璐 ZhangLu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本文通过高校青年学生观赏外来电影电视,分析不同性别话语在文化全球化的今日中国是如何形成话语竞争的。文章认为,消费主义和“传统眷恋”情结成为当下屏蔽和消解女性主义的两大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凭借流行元素巨大的传播能力,不同性别话语得以进入中国,又为中国提供了跳脱单一语境、重新审视性别文化的可能。

作者:金一虹 杨笛 JinYi-hong YangDi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来源:《电视研究》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中国脱贫攻坚》;国际传播;影像话语;合拍纪录片
来源:《电视研究》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中国脱贫攻坚》;国际传播;影像话语;合拍纪录片

民族主义论坛在中国网络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中华网军事论坛是国内有代表性的民族主义论坛。从话语构成及其特点上看,该论坛彰显了部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者对与中国国家利益关系密切的议题的关注,其话语具有一定程度的暴力色彩,显现了一定程度的不满情绪,以及偏爱强硬外交或军事立场。就属性与意义而言,该论坛是中国青年爱国主义者情感表达和意见交流的重要话语空间,是新形势下意...

作者:王军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等四个方面,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在这个背景下讨论中国民族学的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昌儒 董强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在理论话语体系上存在对域外女性主义话语的明显依赖,这既是其自身知识生产的问题,也是当代中国人文社科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知识生产话语权的一种折射。本研究认为,女性文学研究要走出失语状态,关键需要有文化自觉意识,重新认识中国女性文学的书写传统乃至本土妇女运动经验,“以中国为方法”重构自己在知识生产中的主体位置,才能争取到话语领导权。

作者:董丽敏 董丽敏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使命,因此全球贫困治理需要各个国家自身努力,更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团结协作。为此,我们基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展开区域国别的贫困治理研究和案例分析,并就中国扶贫五大对外话语体系(符号媒介体系、结构形式体系、语义内容体系、实践语境体系和观念思想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本书由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

作者:唐青叶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