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劳动性别化     检索到  51377  条相关信息

“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将增加人类自身再生产领域内由女性主要承担的各种劳动付出,并强化物质资料生产领域内的性别偏好色彩与性别排挤力度。针对两种生产领域内现实存在的性别分配不正义,国家和政府应当积极发挥调节分配的权力与职能,针对女性设计更为合理的生育保险制度,选择更具性别意识的公共政策,修订更具性别视角的法律法规。

作者:潘萍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本文通过对小型餐饮业劳动性别分工的考察,分析了该行业中男性对厨艺的垄断地位和女性服务员的情感劳动所传承下来的等级性别关系,分析了该行业中男性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和女性有限的发展空间。文章认为,劳动性别分工不仅会产生效率,更会产生社会规范,形成特定的性别等级关系,反过来,传承下来的劳动性别分工亦会因内含的性别不平等而产生效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作者:佟新 TongXin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事妇女研究、发展研究、经济研究、社会研究的学者纷纷关注发展中的性别公平与性别平等问题,特别是198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后,各种有关妇女与发展、性别与发展的概念和理论迅速出现在各个发展主题和领域,甚至反映到政府的社会决策过程中。同时期,多边和双边的各类国际组织在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工作也陆续纳入了社会性别视角。有关...

作者:徐秀丽 李小云 齐顾波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2007年被称之为劳动立法年。一年之中,《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相继出台,内容分别涉及劳动合同、就业、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标准等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领域。“三法一条例”的颁布实施,在中国劳动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的劳动立法进入一个新阶段。

作者:王文珍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农民工的劳动权利是农民工融入城镇获得生存权的必要条件。没有劳动权,生存权利也就没有保障。依据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农民工进城就业同样享有劳动权利,享有参加城镇职业培训的权利、得到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劳动保护的权利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作者:陈文宇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性别以及社会性别机制的基本涵义;其次本文介绍了出于研究需要构建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社会性别机制;最后经过分析指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男孩偏好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男孩偏好是社会性别不平等机制的后果,父母预期男孩能够给家庭所带来的各种回报要远远多于女孩,因此形成了生育中的男孩偏好,从而出现出生性别比失衡的...

作者:朱秀杰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倡导妇女解放、男女平等。1950年2月,《人民画报》刊登了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向她的女性学生讲述拖拉机构造的照片。1951年,《人民日报》第2期刊登了“三八号机车开车典礼”的图片。70676659“三八号”由女性火车司机组成的包乘组驾驶,其中田桂英被评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司机劳模。女性卡车司机也在各地出现,例如以内蒙古卡车司机曹秀荣70...

本文首先扼要介绍台湾三大科学园区的特色;其次,分析科学园区就业市场对受雇者人力资本要求的变化;第三,讨论科学园区就业市场的性别特性;第四,检视园区外籍劳动者的人数的变化以及性别与族群的差异;然后,讨论金融风暴对园区就业市场的冲击;最后,检视竹科白领工会运动的缘起与可能的发展限制。

作者:朱柔若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