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分隔仪式     检索到  3388  条相关信息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隔式阳光竞价,1亿多资产卖出7亿多——为昆明四零三公司处置资产案例。首先是交易背景。其次是交易过程,包括设计方案;严格审核;披露信息;分隔式竞价;阳光交易。然后是案例启示,包括价格发现功能充分体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职工的利益;有效解决了政策法规难以涵盖的矛盾问题。

作者:昆明泛亚联合产权交易所 出版时间:2015-05-01

“敲巴郎”是苗族社会一种“杀牛祭祖”的仪式,主要流行于黔中地区。它是追求祖先庇佑、宗族和睦的一种手段。在仪式中,不仅“牺牲”之“牛”具有符号文化内蕴,而且整个仪式充满苗族百姓对祖先的敬畏,希望通过此仪式得到祖先回报的符号意蕴;同时“敲巴郎”作为宗族仪式,是一种分离社会群体的区隔形式,同宗族的人通过仪式上的互动而加强凝聚。

作者:金潇骁 出版时间:2015-06-01

在维克多·特纳的仪式“阈限”理论视域下,苏丹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塔依卜·萨利赫的小说《宰因的婚礼》书写了婚仪如何使完善社会关系成为可能。本文从西方的仪式理论入手,按照仪式的“分隔—边缘—聚合”的三阶段理论架构全文,对萨利赫小说《宰因的婚礼》中的阈限人宰因进行社会关系、交融功能与镜像意义的阐释,从而探究作者的创作目的:关注一名身份低微的小人...

作者:黄晖 林茜 出版时间:2019-06-01

本文首先概述相关的田野调查材料,然后从神话和仪式关系的辩论入手,寻找田野材料之间的相关性。本文提出,即使我们是朝着一个相对抽象的结构模式努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排斥神话文本之外的材料,尤其是历史方面的材料,将使我们的努力陷入停滞。也就是说,文本只有在展演文本的具体环境中才能获得具有实在意义的理解,才可能帮助研究者寻找一个理性的而不是诗性的模式。

作者:梁永佳 出版时间:2005-06-01

本文研究了南涧彝族婚礼跳菜仪式。作者从婚礼跳菜基本程序、婚礼跳菜实录、跳菜行家摆龙门以及婚礼跳菜的文化意蕴等四个方面对南涧彝族婚礼跳菜仪式进行了人类学描写,并认为跳菜仪式展现了彝族的宗教观、价值观、伦理观和农事观。

作者:秦莹 出版时间:2012-01-01

简单来看,我国农村的仪式性人情是村民社会交往关系的表达,它以礼物交换为媒介,包含随礼、待客、仪式等要素,发挥着经济互助、整合村庄社会、凝聚村庄情感等多方面的功能。但是对于幅员辽阔、社会高度复杂的巨型国家而言,这些相似性往往只是一种表面相似性。

作者:杜姣 出版时间:2017-12-01

苗族史诗《亚鲁王》讲述了苗族原始先民的社会历史生活,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意义重大。文章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史诗展演场域丧葬仪式的开路仪式、砍马仪式和祭祀仪式;婚礼仪式的传统服饰、史诗唱诵和祭祀祖先;日常生活仪式的通灵仪式、祈子仪式、看蛋仪式和驱病禳灾仪式等切入,深入探析麻山苗人的归根情结。文章认为归根情结是麻山苗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展现,源于麻山苗人...

作者:刘洋 杨兰 出版时间:2015-06-01

举行婚礼仪式是婚姻成立最普遍的表达方式。领取结婚证书之后,人们往往还要通过举行相关仪式向公众做出展示,这种仪式习惯上被称为“结婚”,而结婚又与“成家”联系在一起,它往往被视为成熟、成年的标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学认为:“要使某种思想或主义深入民众,仪式性运作是最为有效的。”11007862所以举办婚礼对人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新夫妇...

作者:李慧波 出版时间:2014-08-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