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武隆:以“+”求“变”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4  编辑:陈亚丰

贫困,曾经严重桎梏重庆市武隆区经济社会发展,也曾是武隆人难以承受的“心病”。当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武隆区委、武隆区政府本着“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为民理念,充分发挥旅游、农业、电商等优势,带领全区干群,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精准着力,持续投入到一场真扶贫、扶真贫的脱贫攻坚战。

据了解,2019年武隆区预计完成减贫人口2777人,或超额完成市级2300人的目标任务,未脱贫人口减少到1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3%,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到10000元以上。

“旅游+精准扶贫”

变“山区”为“景区”

9月17日,武隆区围绕“旅游+扶贫”倾力建设的后坪苗族土家族乡天池苗寨正式开寨迎客。后坪受交通等基础设施影响,2017年被列为重庆市深度贫困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部署该乡脱贫攻坚工作,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扶贫提升等七大专项提升行动,天池苗寨乡村旅游示范点标准化建设项目正是其中之一。

作为武隆区标准化乡村旅游示范点,在保护苗寨原有特色基础上,目前已打造了民宿度假住宿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和田园山野游憩区等。同时,恢复了苗家古式榨油坊、酿酒坊等,建起茶肆、酒店、练歌坊和儿童乐园等供游客参与、互动、体验项目10余个。自开寨以来,不少游客成群结队来此旅游,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生活实现质的提升。

在全区27个乡镇、街道,天池苗寨“旅游+扶贫”取得的成效只是一个缩影。

其实,自武隆区深化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黄莺乡复兴村就抓住机遇,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这个曾经的区级重点贫困乡中的深度贫困村有了不小的变化。村里的环境好了,特色产业也发展了起来,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回乡创业,城里人也被吸引来到村里观光旅游。

聚焦深度贫困,破解贫中之贫,旅游当然是一计良方。据了解,武隆区充分利用辖区自然资源优势,借力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全路径规划、全社区参与、全产业融合,探索出“廊道带动、集镇带动、景区带动、专业合作社”四种“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村销号、贫困户脱贫,累计消除贫困村48个、贫困人口9.2万人,有近10万农民靠旅游吃饭,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到3万余人,其中近万名涉旅贫困群众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已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4000余户,接待床位达到4.6万张,走出了具有武隆特色的“旅游脱贫模式”

“农业+精准扶贫”

变“产品”为“产业”

产业兴旺是精准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和基本前提。

每年9、10月份,正是菊黄蟹美的时节,每日冲着凤来乡大闸蟹而来的商贩、游客络绎不绝。深山里养大闸蟹,武隆凤来乡勇吃“第一口螃蟹”,没想到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大闸蟹养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据介绍,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蟹农”的经营模式,发展大闸蟹养殖面积近千亩,助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预计今年或可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增收600余万元。

产业和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为武隆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的活力。借助这种活力,武隆区紧紧围绕绿色化、特色化、集约化、品牌化,积极培育打造高山蔬菜、特色水果、生态渔业、中药材等特色高效农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龙头企业,绘就贫困农民精准脱贫致富蓝图。

在双河镇,该镇渝蔬公司坚持“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路径,带动休闲采摘观光旅游度假养生蓬勃发展,强推高山蔬菜产业精准扶贫,基地建设成为武隆区的一面旗帜。

据了解,近年来,武隆区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原则,按照“2+6+N”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做靓高山蔬菜、高山茶叶优势品牌,做强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特色水果、特色粮油、特色经济林、中药材等6大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注重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完善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培育专业合作社1033家,其中国家级、市级示范合作社分别达到10家、27家;武隆高山蔬菜、火炉脆桃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仙女山镇确定为三产融合市级试点乡镇。实现每个乡镇有3-5个特色主导产业,每个村有2-3个骨干支柱产业,每户农户有1-2个稳定增收项目;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每个新型农业主体带动贫困户5户以上。

“电商+精准扶贫”

变“远端”为“近端”

11月12日24时,2019年“寻味武隆”双11大促暨消费扶贫活动圆满结束。活动期间,武隆区电商公司以联动全区27个乡镇(街道)为主开展“电商扶贫,与爱同行”活动,搭建贫困户农产品专区,助推区域农特产品上行销售,实现电商精准扶贫。

在为期12天的“双11”活动中,共实现销售额41.2万元,销售订单23190单。

依靠一根网线发展电商,做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生意。羊角豆干、高山有机茶叶、晶丝苕粉、火炉脆桃等一大批具有武隆地域特色的品质优良的农特产品品牌在网上爆红,完成了从小山沟向大城市,从小菜篮向大市场的跨越。

“依靠电商平台,我们把村民的土鸡、土鸭、老腊肉等山货销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这波“电商浪潮”中,和顺镇的张永红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他建立的电商扶贫平台,让周边四五个乡镇村民的山货找到了销路,几百户贫困户通过电商扶贫模式,实现了脱贫致富。

让“电商+精准扶贫”再深一度。武隆区还积极探索“旅游+电商+扶贫”的发展新模式,陆续出台《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围绕“一馆、一园、两中心、186个网点”的发展布局,建成“寻味武隆”O2O体验馆、电商产业孵化园、区级电商运营中心和过渡性物流分拨中心及186个镇村级电商服务网点。招引和培育较大型电商企业13家、网商8060家,打造电商示范点20个。以农产品为重点、整合全区107个农产品品牌4270个单品,成功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寻味武隆”。同时,协调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利部定点帮扶、重庆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帮扶、涪陵区对口帮扶等各大帮扶单位优势深化消费扶贫,积极筹备参加电商扶贫爱心购等活动。

据统计,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区“电商+精准扶贫”网络零售额实现26.13亿元,同比增长29.17%,带动就业人数2.86万人,其中直接带动1.02万人,间接带动1.84万人,带动1500余户贫困户销售农村产品,户均增收1600元。( 张再行 )


内容时间:2019-12-1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