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院士班亮剑出鞘力斩澜沧素质贫困链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18  编辑:霍刘锦

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人口50.09万人,是典型的民族直过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每年5000个初中毕业生,只有1500人能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还有3500人无职业技能便直接进入社会,人口素质性贫困成为制约澜沧发展的根本因素。2015年中国工程院开始对澜沧实施定点结对帮扶,通过三年的努力,中国工程院及朱有勇院士带领的专家团队找准澜沧的贫根,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在全国首开院士为农民办班之先河,通过院士专家指导班,带领学员到田间地头、禽畜圈旁边教边做、边做边学,为澜沧培养了大批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为澜沧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实施教育扶贫战略促进产教学深度融合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要阻断贫困代际的传递,就得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作用,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和新型农民,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就业和创业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为澜沧量体裁衣,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扶贫的战略规划,制定“1+N职业教育扶贫具体措施。20179月,按照“1+N模式在澜沧职中招收1个三年制院士专家指导班,在竹塘乡开办了4院士指导培训班,招收学员240人。2018年,在竹塘乡和上允镇开办10院士指导培训班,招收学员600人。院士专家指导班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衔接,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原则,以实践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中心,围绕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加大实践课程,构建半工半读半创业的全新培训方式。让未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初、高中毕业生真正掌握马铃薯、蔬菜、水果、中药材种植和畜禽养殖等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培养一批面向农村或企业的技能型人才、高级蓝领和致富带头人。如参加畜禽养殖班的发展河乡发展村的李老三培训学习后扩建了养殖场,年出栏生猪2000多头,每个月产小猪200头以上;南岭乡麻栗村的周健成,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养生猪700头;糯扎渡镇窑房坝村陈宏方,现已养40多条黄牛;富东乡肖文新扩建鸡场,养鸡3000只。

    二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超常规培养人才澜沧县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紧扣产业发展规划,整合院士专家团队和云南农业大学的师生队伍,研究制定具体教学计划,结合职业教育现有资源,采用延安抗大的办学模式,淡化参训群众的学历文凭和年龄限制,以培养农村建设发展人才、培训职业技能、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速脱贫攻坚步伐为目标,创建科技人员+企业+职校+农民(合作社)的新型教学模式。专家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禽畜圈旁,手把手认真教授农民学员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和养殖知识。学员边学习、边生产,边生产、边培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综合素质、劳动和就业技能均得到极大地提高。如参加中药资源班的大山乡沃中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罗正海在培训班学习后,种植棕榈树6850亩,2年龄棕苗270万株,黄精种植618亩、白106亩,2018年收购茯苓156吨、黄精苗20万株、红河棕丝800吨;富邦乡饶华庆,带领公司成员在糯福乡和富邦乡发动建档立卡户群众种植重楼20余亩,黄精100余亩,天冬100余亩,龙胆草80余亩,草果200余亩;糯扎渡镇扁担山村李忠,带领合作社成员一起发展种植中药材,将原种植的10亩重楼扩大到30亩,新增黄精3亩、续断30亩、丹参100余亩。参加冬季马铃薯与蔬菜种植班的勐朗镇勐滨村学员刀云文、蒋玉生、张文学等几位学员在2017年培训中完成家庭作业各1亩,亩产分别是3.3吨、3.5吨和2.9吨,售后经济效益分别为6356元、6521元和5833元。2018年,酒井乡酒房村学员马正发带领村民种植马铃薯100亩。

   三是加快软硬件建设走特色职教扶贫道路为加快发展边疆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村职业人才助推脱贫攻坚,2017年至2018年,中国工程院积极协调云南省委、省政府争取4.9亿元的建设资金,着力将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打造成为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先进的普洱职业教育分中心。普洱职业教育分中心由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设计团队精心设计规划,项目建设规划占地面积691.63亩,其中207.59亩用于校舍建设,建筑面积约13.61万平方米,规划容纳全日制在校学生8000人。在加快普洱职业教育分中心硬件建设的同时,澜沧县不断加强科技扶贫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和管理队伍软件建设。三年来,共派出410人次农技人员全程参与院士、专家团队的技术示范推广,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业务技能,逐步解决澜沧县科技人员业务技能不强、专业知识老化、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完善覆盖全县科技扶贫第一线的科技扶贫特派员人才配备,壮大与稳定本地科技人员队伍,为澜沧储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扶贫道路。

内容时间:2019-06-2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