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巩固传统林产业“补血”,培植新兴林产业“益气” ——富宁县致力发展传统与新兴林草产业力推生态扶贫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18  编辑:霍刘锦

巩固传统林产业“补血”,培植新兴林产业“益气”

——富宁县致力发展传统与新兴林草产业力推生态扶贫

山是载体,财富在林。富宁县是“中国八角之乡” 和云南以八角为主的“云药之乡”,八角总面积居全省首位,全国县级第二位。富宁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以油茶、八角为主的传统经济林产业和以杉木为主的传统速生丰产用材林产业发展,促进了山区林农的持续稳定增收,全县累计发展保存有八角65万亩、油茶38万亩、用材林141.7万亩,依托八角区域优势,建立了“蒋建生院士专家工作站”。近年来,在持续巩固传统林产业的同时,富宁县将蒜头果这一新兴林产业纳入林产业发展深入谋划推动,努力打造传统与新兴林产业双轮驱动全县生态扶贫态势。

巩固传统林产业“补血”助推生态扶贫

富宁县制定出台了《富宁县农林产业扶贫规划》,县林草局牵头完成了《富宁县林木种植与木材深加工聚集区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富宁县八角精深加工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富宁县油茶种植与加工产业扶贫发展规划》三个产业发展规划,并通过县级评审,为增强贫困群众产业后续增收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全县林草产业扶贫方向进一步明确,发展效能进一步提升。全县八角面积65.91万亩,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120户18305人,发展8.5万亩,实现年收益3275.02万元;油茶面积35.86万亩,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689户12870人,发展面积1.87万亩,实现年收益814.53万元;全县有1530户建档立卡户拥有用材林面积1.76万亩,2018年以来全县有建档立卡户203户通过采伐木材直接增加经济收入1181.9万元,传统林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作用进一步凸显,稳定脱贫成效“补血造血”功能进一步加强。

一是全力加大产业发展苗木扶持力度,统筹安排林业资金对传统林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对有发展林产业意愿且已经落实地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提供苗木扶持,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42万元,扶持油茶、八角、杉树林木苗木98万余株,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072户。

二是注重优化服务,自2019年开始,凡是林木权属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申请林木采伐作业设计一律免收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费,着力减轻档卡户林农负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2019年1-9月,全县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商品木材采伐审批服务,采伐面积1161.49亩,蓄积量9115.95立方米,出材量6769.63立方米,提供免费采伐作业设计服务免除设计费合计136739.25元,惠及8个乡镇25个村委会39个村小组的66户档卡户林农。

三是利用退耕还林实施与脱贫攻坚时间重叠的政策优势,融合推动县域传统林产业发展。全县退耕还林项目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14.57万亩,倾斜安排实施退耕还林任务到全县13个乡镇98个贫困村12万余亩。全县退耕还林累计推动1586户建档立卡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面积12028.1亩,惠及档卡户1586户6700个贫困人口,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退耕还林补助累计达到1024.6496万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退耕还林等贫困地区生态修复工程造林建设,利用政策资金撬动农村土地资源整合,规模化发展林业产业,部分贫困地区对整村土地包括贫困户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栽植后分户管理,自行收益,解决产业前期投入资金量大和林产业发展“零散乱”及管护成效差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大力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发展以用材林杉树为主的林草产业,实现贫困人口政策性增收,在实现山川秀美的同时为贫困人口增收提供了可持续动能。

四是实施林业生态扶贫及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推进档卡户大力发展林草产业。针对贫困山区群众普遍存在政策不清、技术不懂、动力不足的问题,投入3万元编印林业生态扶贫读本10000册,内容涵盖林业生态扶贫政策、林业产业主要树种栽培管理技术、弘扬“西畴精神”及自强.诚信.感恩宣传教育实践等内容,力图让培训及教育实践宣传有案有依,有料可讲,促进山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林业产业发展技术,知晓和理解林业生态扶贫政策,通过思想扶贫、观念扶贫、技能扶贫,拓宽贫困群众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升技能,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脱贫和增收愿景。2018年以来,全县统筹投入经费54050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护林员、造林个人和大户、林草干部职工等进行培训,累计完成50余(场)次林业生态扶贫及实用技术培训,培训3000余人,其中:档卡户1000余人。

五是谋划实施传统林产业提质增效。2019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2061万元,实施八角提质增效5万亩、八角病虫害防治1.722万亩、油茶提质增效1.8243万亩,突出对八角油茶整体林分的提质增效,提升产量产值,带动林农创收、脱贫致富,带动林农种植八角和油茶的积极性,为发展八角、油茶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培植新兴林产业“益气”助推生态扶贫

富宁县在着力巩固发展传统林草产业的基础上,也一直努力寻找适宜本地林地资源禀赋发展的新兴林产业,力求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提振林农发展林产业信心。蒜头果是滇东南喀斯特地区的特有树种,其优良特性使其能够在干旱的石漠化地区茁壮生长,是石灰岩地区良好的生态经济树种和治理石漠化的优良树种,其果实经济价值相当高,能增加群众收入促进我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是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生态经济型复合树种,既能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中发挥作用,也能开发具有特殊功效的高价值生物医药产品。通过普查和详查,目前全县发现有野生蒜头果近3万株,人工种植尚少,具有很强的活力和发展潜力,是稳定脱贫的希望,为此,富宁县不断强化政策扶持,提高集约经营水平,谋求逐步形成资源相对稳定充足、产出效益显著的蒜头果产、供、销发展格局,不断增加蒜头果供给能力,把蒜头果产业建设成为促进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提升林农对新兴林产业发展的信心,“益气”固本,形成动力,共同谋划参与推进蒜头果这个新兴林产业的稳步发展。

一是编制蒜头果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委托西南林业大学编制了《富宁县蒜头果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7年),且通过座谈会征求意见的形式,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并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送审稿。

二是寻求技术支撑保护发展蒜头果资源。自2011年以来与云南省林科院合作,开展野外监测、种苗繁育和人工扩繁等工作;并与省林科院联合将蒜头果项目作为2018年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候选专题向云南省科技厅申报推送。

三是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发展蒜头果产业。与云南昆医万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富宁县蒜头果产业园及种植示范基地投资框架协议、富宁县蒜头果产业园及种植示范基地合作协议,通过产业化运作,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最终带动富宁县农户进行蒜头果种植,在富宁县形成国内国际知名蒜头果生产基地,发展壮大蒜头果产业。

四是启动实施重点创建蒜头果种植项目科技扶贫示范基地1个。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纳入2019年县级涉农资金整合项目实施,整合林地资源,实施蒜头果种植800亩,项目计划投资80万,优化富宁县林业产业结构,结合实际创建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基地对林草产业发展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该项目目前已组织实施完成300余亩。

五是加强野生蒜头果资源保护。对野生蒜头果实行挂牌保护,共设置永久性保护标牌23块、永久性宣传碑1块;完成蒜头果单株挂牌保护3783株;把野生蒜头果分布较集中的板仑乡木都961亩天然林划为保护小区实施封山育林,保护小区内严禁进行生产开发、毁林开荒、滥砍滥伐、生产用火,并从2012年5月份起聘请专人加强管护。县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野生蒜头果资源保护管理的通告”,同时向当地群众广泛宣传保护蒜头果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群众对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的保护意识明显提高,野生蒜头果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富宁县山区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于林业,脱贫致富主要靠的是林业。因此,富宁县对全面推进县域传统林产业提质增效及提升新兴林产业示范种植基地建设带动增收效应方面的积极探索,谋划实施成效明显,充分说明林产业发展对于扶贫和持续稳定脱贫成效至关重要,传统与新兴林产业融合发展助推生态扶贫行动势在必行,有可为,也必将大有可为。


内容时间:2019-11-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