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山村里的建筑师李德明---脱贫致富路上的领头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18  编辑:霍刘锦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村干部和帮扶过我的人!”回忆起过去,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河平村富民小组李德明脱口而出的就是感谢。曾经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李德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脱贫政策的扶持和村干部的引导下逐步走出自卑的阴影,认真学习建筑专业技术,并且学以致用,凭借过硬的技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筑起了幸福的小窝。

  说起李德明就要将时间回放到2014年5月份,“李德明为了帮助你尽快脱贫,经过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纳入流程,你现在已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了,希望你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早日过上幸福生活!”这是纳入贫困户后村委会主任和驻村工作队走访李德明家对他说的。知道自己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德明流露出来的是无奈,甚至有点反感,对走访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也是爱搭不理。当时,39岁的李德明正处于困窘期,身为家中的顶梁柱,自己和妻子文化程度低,家里耕地少,生产发展难,加上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年迈多病的父亲不理解等等,诸多原因都积压在他的心里,渐渐的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对于“贫困”一词也特别敏感。

  面对这种情况,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也积极分析思考,按照习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理念,工作队和村干部先采取精神扶贫,多次入户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认真跟他讲解扶贫政策,通过多次走访,跟他一起分析致贫原因。然后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本人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脱贫致富的路子,最终决定帮助其发展养殖业和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动员参加昆明新子路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就养殖和建筑专业技术进行学习,在他本人的积极努力下学到了一技之长。学成归来的李德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以前的迷茫、自卑转变成了坚定、自信。2016年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过硬建筑技术为自己和家人建筑一幢房子,这既是对自己知识学习的实践,也是突破自我的一次考验。村干部和工作队知道这个消息后,积极到他家走访,认真倾听他的建设规划,一起帮他修改完善施工图,当听到他对资金缺口担忧时,主动帮助他申请建房贴息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党委政府关心、村干部和工作队的帮助下,李德明夫妇的劲头更足,虽然资金有限,请不起其他工人,但夫妻两人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每天起早贪黑,一砖一瓦地砌起了爱心小窝。终于在2018年3月份,房子彻底完工,用时共计两年零三个月。坚固实用的两层楼房、宽敞整洁的院子,看着新房子,李德明感慨万千,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口,每当乡领导、村干部和工作队去走访的时候只是不停的说“感谢、感谢……”。

  现在李德明夫妇通过在外务工,工资性年收入可达41400元,加上家里的产业,人均纯收入接近万元,真正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在自己走出贫困后,李德明并没有忘本,利用自己过硬的建筑技术,四处帮别人承包建房,带动周边青年劳力务工20多人,帮助他们增加经济收入。而他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现在已成为村上小有名气的建筑师傅。


内容时间:2019-11-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