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方山县孵化牛产业助农“牛”起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12  编辑:曹亮亮

       贫困户高建强仍然“嘴笨”,但是,他家的活法已今非昔比。 

  2016年前,他在家乡方山县马坊镇周家沟村劳动,难以维持生计,被迫外出打工,但是仍然养活不了一家人,他连说话的底气都没有。 

  2016年,方山县贴息支持贫困户贷款养牛掀起热潮。高建强闻讯回到家乡,不到半个月就拿到了5万元贷款。他买了5头牛,开始了自己的发财梦。 

  高建强读过初中,从小跟上父亲喂牛,在村里被看作半个兽医,养起牛来不算个事。一年多下来,他就发了小财。2017年,他购买了1辆小货车,连同办理驾驶证,一共花了6万多元。 

  但是,高建强有个小烦恼,就是卖牛主要靠外地牛贩子,价钱起不来。2018年,方山县国有独资企业——方山县宏康牧业有限公司组建后,高建强通过签订订单,把牛直接销售到这个公司,一头牛比以前多赚二三百元。当年,他家脱了贫。 

  和以前小打小闹不一样,今年,高建强花费6万多元盖起了牛棚,准备大干一场。现在,他家的牛存栏数已经达到27头。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途径。然而现实是贫困户没钱无法搞产业,有钱也不会搞产业。怎样才能让产业扶贫成功?方山县采取保姆式帮扶的办法,提供全程服务,帮助贫困户发牛财。 

  近些年,国家实施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但是,金融单位害怕贷款收不回来,贫困户很难贷到款。方山县政府先后采取企业担保、三户联保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贷款发展肉牛养殖。该县马坊镇政府积极和银行沟通,使贷款期得到延长,基本达到与牛出栏期同步,贫困户卖了牛就可以还上贷款,形成了良性循环。 

  方山县曾下拨给每个村、每个贫困人口产业扶贫资金,但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大部分资金下达3个多月仍未使用。2018年,方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大家将闲置的产业扶贫资金1.38亿元自愿集中起来,由村委会委托方山县宏康牧业有限公司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每年贫困户和村集体都可获得收益。同时公司购销农户散养能繁母牛,带动酿酒高粱、有机中药材、有机蔬菜等产业发展。 

  扶上“牛”再送一程。方山县通过孵化牛产业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公式出了一条新路,目前,该县肉牛存栏突破3万头,其中涉及贫困户1231户,户均收入超过2万元。 

  12月18日,马坊镇镇长薛晋军再次到高建强家帮助解决问题。高建强开口就说想育肥,薛晋军说他不具备条件,高建强睁大眼睛,表情严肃地说:“我有技术!” 

  高建强的一股牛脾气,瞬间改变了大家对他的老印象:“牛”起来的贫困户要迈向自我发展的道路了。 


内容时间:2019-12-2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