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林关村油葵采摘园里,成片的油葵长势喜人,沉甸甸地弯下了腰,分外壮观。园里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金灿灿的油葵花田中,20多名采摘者满面悦色,正忙着收割油葵花盘,大家装袋、搬运、砍杆、装车、脱粒,秩序井然。
村主任徐海林正在油葵采摘园忙碌着。“今年油葵的长势非常好,预计收获20000斤,后期我们计划对油葵进行再加工,制作成葵花油。” 徐海林高兴地说。
一些贫困户在家门口就可以搞劳务。采收的油葵花盘倒入脱粒机中,脱下的油葵籽粒袋袋装满堆成小山,准备晾晒,成为当下秋收忙碌景象中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我从种油葵一直到收油葵,总共干了六十多天,每天50元,收入3千多元,预计一年下来能有两万多元收入,我这年纪出门打工不方便,有这些收入我很知足。”年过半百的村民张花芳说道。
截止目前,村上已经联系制作相关包装,计划8月下旬开始加工生产葵花油,预期加工葵花油6000斤,按照一斤10元的市场价,预期收入为6万元。同时加工葵花油的油饼及油葵杆做茶苗的肥料用。今年除去后期葵花油加工费,仅油葵一项将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近40000元。
“油葵浑身都是宝。种植油葵既可以观赏,带动乡村休闲旅游,又可以压榨葵花籽油,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徐海林说,油葵生长周期短,每年四五月播种, 8月就开始成熟,亩产较高,出油率高达40%以上,且葵花籽油不含胆固醇,很受消费者青睐。今年以来,竹林关村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核心,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结合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组织贫困户种植油葵近千余亩,为当地农户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在此期间,累计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260余人次,务工增收15000元左右。
据了解,该村计划10月份新发展300亩茶园以及针对原有900亩茶园茶苗进行补栽,同时筹备茶叶加工设备、厂房及合作社产品展示厅的采购及建设等工作。
内容时间:2019-09-03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