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杂多县坚持“五个注重”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05  编辑:陈亚丰

正值杂多县脱贫摘帽工作高歌猛进的冲刺阶段,为更好对接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下一轮进行的“伟大工程”打下坚实基础,11月14日下午,杂多县再次广泛征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县长索河指出,乡村振兴是推动杂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是构建“五个杂多”的关键举措;乡村振兴是挖掘、弘扬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乡村振兴是农牧民高品质生活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治理体系的固体之策,乡村振兴更是推进“一区域中心城镇,多节点特色小镇”的杂多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年终杂多县将要全面收官三年脱贫攻坚战,实现绝对贫困“清零”,多年贫困的帽子就彻底扔在2019年,多年贫困的面貌也将定格在2019年,开始踏上致富的征程。经过四年来的努力付出,经过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工程,杂多的基础设施有了新的飞跃;杂多的县容县貌有了新的变化;杂多的市场经济有了新的突破;杂多的人民群众过上了新的生活。杂多县在电网全覆盖、路网全覆盖、通讯全覆盖、城区市政全覆盖等现代化城乡建设方面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就要在乡村振兴中去不断得到改善和解决,全县上下必须自觉对标对表党中央战略意图,准确把握好省州县决策部署,不断提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切实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认清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下一阶段杂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鲜活阵地和具体坐标,充分凝聚共识、把握发展机遇、狠抓推动落实。

  集思广益,就如何定位乡村振兴战略杂多发展方向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并结合县情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县长索河要求,对杂多而言,乡村振兴战略是继脱贫攻坚之后又一转型发展的机遇,我们要继续发展、继续为人民群众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和水平,就要紧抓发展机遇不放手,紧跟时代步伐不停歇,紧盯目标任务不眨眼,切实以“五个注重”为中心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一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杂多县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生态地位就是我们的发展成本,发展保障,发展优势。作为三江源水系众多支流的发源地,保护水生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建设重地,发展生态文明进程,是我们要义无反顾去践行的使命,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着力在“增绿”、“护蓝”上出主意、下功夫,确保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只有认准保护生态环境,守住青山绿水这个定位,杂多才能在坚持走“生态立县、畜牧稳县、文旅兴县、教育强县”的征程中寻得竞争优势,找到发展途径,才能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走出保护与发展的“双赢”之路。二要注重畜牧业产业跟进。杂多是实实在在的纯牧业县,畜牧业是杂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杂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支撑,放弃畜牧业等于放弃最有力的发展支柱,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的发展资本、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发展重心所在,理性分析、科学施策,切实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壮大地方产业、带动社会经济、繁荣民族文化的土壤和摇篮,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畜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心和投资力度,催生畜牧业由过去的简单粗放逐渐转向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努力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靠。三要注重统筹规划发展。规划是地区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分析和考量,具有很强的计划性、执行性和操作性。注重规划就是注重规则,注重发展规律,我们要直面当前城区基础设施、市政配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短板、瞄准核心、超前规划、引领发展,切实为整县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四要注重文旅融合发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发展文化旅游是地方挖掘、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推进现代化经济体建设,推广地方特色品牌的重要元素和媒介,我们要不断巩固近年来在文化旅游方面取得的进步成果,盯准曝光点、抓准价值点,深度挖掘“格萨尔”、山歌、谚语、石刻、雕塑等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点的优秀文化,努力塑造成为原著文化成品。深化落实“四区、一点、一地”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围绕提升和开辟“一国一省一州三条出省道路三条旅游环线”主骨干路网,全力打通进藏“第八、第九”通道,勾勒彰显生态魅力、现影文化内涵的旅游黄金路线,助推文化旅游融合高速发展,力争走出一条以畜牧业发展为支撑、文化旅游业发展为动力,辐射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五要注重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随着经济、科技、城市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培养优秀人才尤为关键,我们要把乡村振兴作为培育和发展优秀人才的梯台,积极培养实干型、技术型、全能型人才,构建以乡村振兴为主导的人才机制,全面引导各类专业人才下基层、带基层,切实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牧区,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组织基础。



内容时间:2019-11-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