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川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和长久之策,初步形成了“山地中药材、平川食用菌、沟壑经济林、坡地小杂粮、点上乌骨羊、面上优质薯”的特色产业促脱贫新格局。
武川县东部地区以特色化发展模式为重点,重点打造以马铃薯为主的设施农业,以肉羊为主的生态畜牧业,以食用菌、燕麦、茶麦为主的保健食品和以黄芪、黄芩为主的中药材等4条产业发展链,通过自营式、参与式、就业式、租赁式、投入式等模式,完善项目村利益联结机制35个,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143户7883人。
武川县西部地区在生态移民的基础上,以“集中集约”发展模式为重点,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16户2051人,建设集中安置点48个。同时,深入分析贫困村资源禀赋,打破现有行政区域界限,跨村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发展特色产品的异地产业覆盖“飞地”模式,组织引导贫困户利用资金、土地等资源资产投入各类经营主体,通过资产收益将企业与农民的利益有机联结,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武川县南部地区则以“差异化”发展模式为重点,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围绕生态旅游观光、群众增收致富两条主线,推动“乡村振兴旅游+扶贫”融合发展,以旅游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同时,变“输血”为“造血”,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发展家庭养殖种植、到产业基地务工、参与生产经营等多种渠道增加收入,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内容时间:2019-06-2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