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丰溪镇:培育壮大扶贫产业 稳定提升脱贫成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07  编辑:霍刘锦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丰溪镇地处大巴山脉腹地,发展食用菌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该镇坚持把培育食用菌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截止目前,全镇食用菌种植规模达500万棒,预计年产量900万斤,可实现产值3800万元,直接受益贫困群众3500余人。 

  坚持高位谋划  强化政策支撑 

  科学谋划,整合要素抓布局。按照“围绕农户建基地、建好基地促脱贫”的发展思路,全区域布局、全产业谋划、全过程服务,以集镇食用菌交易市场为中心,建立标准化种植试验区、党员帮带示范区、旅游观光体验区,构建“一心、三区、多支点”的产业格局,食用菌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全镇17个村。 

  统筹力量,层层拴责抓推进。成立食用菌产业工作专班,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建立三方责任链条,明确镇村干部、技术员、市场主体具体责任,实行清单式管理、定向式服务、量化式考核,引导、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政策激励,全员动员抓落实。制定出台《丰溪镇2019年度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奖补实施方案》,将发展食用菌的贫困对象和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市场主体纳入奖补范围,印发《奖补政策明白卡》,通过召开群众会,发动包村干部、村书记、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宣讲政策、算好经济账,组织农户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等办法,形成了“人人谋食用菌产业、户户抓食用菌发展”的氛围。建立食用菌“党员双带示范基地”15个,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打消干部群众发展食用菌的思想顾虑,为食用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经营模式  增强发展动能 

  全链条培育,多主体引入。切实转变“重生产、轻市场”的传统观念,主动放开市场,引进与食用菌产业关联度高、经营状况优、发展潜力好、带动能力大、社会责任感强的“农字头”企业,加盟合作社,参与基地建设、产品生产、成品购销全产业链服务,积极推动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投资400万元兴建集镇食用菌交易市场,吸引跬步农产品经纪公司等10余家食用菌收购主体进驻,借助其成熟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打开市场、带动销售。 

  对接式合作,多元式发展。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着力构筑“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基地农户”的产销链条,实现农企无缝对接。贫困户采取集体山林、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分红,把脱贫增收的立柱牢牢夯到产业上、托在企业上,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展共赢的产业扶贫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农户的发展积极性。全镇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17个,种植规模达3000余亩。 

  差异化种植,多季节培育。立足镇情实际,充分发挥气候条件优势,迎合群众脱贫致富需求,全域推行常规种植和反季节种植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大力培植春栽菇、秋栽菇、反季节菇,着力将食用菌打造成反季节、错生长期的时令蔬菜,不断提升产品特色和品质。2019年全镇发展春栽菇150万棒、秋栽菇100万棒、反季节菇350万棒。 

  完善服务链条  提升产业质效 

  产业起步有人带。紧紧扭住安置户搬迁后能稳定增收这个牛鼻子,全面推行“基地带社区、大户带散户、能人带众人、金融带脱贫”的带动模式,将食用菌基地建在安置社区周围,让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基地走,通过这种“大手拉小手”的帮带机制,把产业基地、安置社区、能人大户、贫困对象紧密联结到一起,探索出一套群众参与、利益共享的精准扶贫路径。 

  生产过程有人管。每村聘请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同时依托当地“土专家”“田秀才”,重点从菌种培育、基地建设等方面搞好技术服务,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今年以来,以现场培训和田间指导等方式共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30期次500余人次,有效规避了技术风险,提高了种植效益。 

  产后收益有落实。加强镇村的指导和引领,不断建立完善“联产联业、联股联心、联管联护”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流转土地获租金、务工就业赚薪金、自我发展得现金、股份合作分股金的模式,把村集体、经营主体和贫困群众链接到食用菌产业链条上。提高贫困户在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真正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截止目前,已流转贫困户土地230户780亩、鼓励农户自种110户150万棒、代养310户350万棒、带动务工310户、吸纳入社420户,带贫率达65%以上,年户均增收12000元左右。(伍发松) 


内容时间:2019-11-2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