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省政府参事、省外侨办原主任赵国成一行来我县调研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17  编辑:马一鸣

10月13日,省政府参事、省外侨办原主任赵国成一行4人来我县调研乡村旅游扶贫、依托当地资源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情况。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熊建欣,县政协副主席、县旅游局负责人吴克君,副县级干部李良斌陪同调研。在调研座谈会上,吴克君向调研组汇报了我县乡村旅游扶贫和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新县以脱贫攻坚为总揽,充分发挥旅游业辐射面广、参与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将乡村旅游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发展农家饭庄400余家、农特产品购物超市30多家,新建成绿康园、茅屋冲、奇龙岭等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园区10余个,发展生态茶园10万亩、油茶8万亩、山野菜2万亩,开发特色旅游商品100多种,旅游从业人员发展到5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占30%。201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5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12.3%、15.7%,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超过10%。今年前9个月接待游客超过180万人次,实现相关收入近9亿元。

在谈到健康养老时,吴克君指出,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新县不断创新举措,加大投入,积极为全县老年人办实事、解难事,促进全县老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13年以来,县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解决乡镇敬老院护理人员工资、日常管护费用等问题。投资5.8亿元的信阳金湖幸福城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已于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全县社会养老压力,有力推进新县社会养老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民政、发改、住建、农开扶贫等部门与会人员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分别就我县乡村旅游扶贫和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作了交流发言,并从加大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熊建欣在座谈时指出,新县依托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和美丽乡村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助推了扶贫攻坚。我县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通过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与大别山干部学院教育相结,与健康体育旅游相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新了乡村旅游扶贫的新模式。

调研组对我县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和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表示充分肯定,认为我县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有特色,有潜力,亮点突出,特别是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扶农民脱贫增收,乡村旅游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我县在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的经验,尤其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景村相融、农民自主、典型示范等发展经验值得全省借鉴和推广。

调研组指出,乡村旅游扶贫是加快脱贫步伐,拓宽脱贫致富的一个新兴产业,要将旅游扶贫、依托当地资源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拓宽思路,创新改革,以更加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扎实做好旅游扶贫、依托当地资源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工作。地方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扎实有效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和健康养老产业;要突出重点,下大力气继续推动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利润空间;要加强技术培训力度,扩大乡村旅游的示范带动效应;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此次调研旨在摸清大别山地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依托当地资源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总体情况,重点了解新县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的实际进展情况,总结有关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为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