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射桥镇做到“六个紧盯”决胜脱贫攻坚 百日会战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24  编辑:霍刘锦

射桥镇以县委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动员大会精神为指导,强化措施,明确任务,咬定目标,精准发力决战百日会战,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工作任务。

一、紧盯思想认识。9月23日上午射桥镇召开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工作会,会议要求,全镇上下,要深化思想认识,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积极负责,主动加压,坚定向贫困决战的思想信念,迎接上级脱贫摘帽验收;要凝聚工作力量,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盯住“承诺书”,拿出“作战图”,集中时间和精力,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推进工作。

二、紧盯“三个精准”。一是精准识别。要求各村(居)委对所有农户(重点是边缘户)进行再走访、再排查,凡符合贫困户识别标准,通过识别程序核查核实后,全部纳入建档立卡管理,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二是精准帮扶。进一步核实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历次变动情况、是否存在帮扶空档期等问题。按照县委“五个一要求”,严格落实周三基层工作日制度,确保分包的贫困户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度为满意。帮助引导贫困户做好户容户貌的整理工作,确保贫困户家庭达到“五净一规范”和“八个必须有”。

三是精准退出。要确保9月26号之前应发扶贫资金全部要发放到位,入户实地计算好贫困户2019年度收入帐。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对2014年以来的脱贫户进行脱贫质量“回头看”,对于在排查中发现的脱贫不实或疑似错退的贫困户,要逐户分析研判,结合户情,叠加帮扶措施,确保全镇不能出现一户错退的贫困户。

三、紧盯问题整改。要求各责任单位、各责任人,对照自己在会战行动中承担的职责任务开展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按时整改、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对新排查的问题进行边查边改,要细化整改举措,加快整改进度,对各类反馈问题进行“回头看”,问题查摆不清、原因剖析不明、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坚决“回炉再造”,确保问题整改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工作中要建立排查整改台账资料,以备督导检查。

四、紧盯“两业”扶贫。一是要紧紧围绕贫困户资源条件、劳力状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规模养殖、特色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既有短平快的增收产业项目,又有稳定增收的长效产业,实现扩规模和增效益双提升。二是要坚持把就业脱贫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抓好实用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指导,搞好贫困劳动力人岗对接,通过组织转移就业一批、新型主体用工一批、扶贫厂吸纳一批、公益岗位使用一批,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有条件、有能力就业稳定增收。

五、紧盯转变作风。“百日会战”期间,镇村干部全员上岗,严禁请假,要团结一心,以脱贫工作为中心,集中精力,全天候开展工作。所有帮扶干部要与所联系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对所有农户“户户访”。“百日会战”行动指挥部定期收集、听取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脱贫办加强业务指导,对各村、驻村工作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工作完成进度按周任务清单实行一周一上报制度。

六、紧盯责任追究。镇纪委、脱贫办共同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具体负责督查问效,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对照“百日会战”任务清单,对工作落实情况、作战队员纪律作风情况不留盲点地进行三天一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未能按时完成阶段性任务的村通报批评,对影响脱贫成效验收评估的,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内容时间:2019-09-2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