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脱贫攻坚,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16  编辑:曹亮亮

7月18日至19日,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现场推进会在海东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宾朋齐聚海东畅谈发展,并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马家村、上坊村及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产业园,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和威远镇小庄村进行实地观摩。

一时间,这个年轻的地级市再次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并为推动人口较少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脱贫路上,敢想敢闯敢拼敢干的撒拉人

“今天下午,我们去素有‘高原西双版纳’美誉的循化县进行观摩。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18日下午,伴随着讲解员的解说,观摩团一行人驱车前往循化县领略撒拉族的民俗风情。

来到街子镇的马家村和上坊村,干净整洁的村道、热情好客的村民、完善齐全的设施和被撒拉人视为精神栖息之地的骆驼泉都让大家眼前一亮。这两个村庄的现状正是通过脱贫攻坚以后整个循化乡村面貌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通过对这两个村庄的观摩、翻看典型材料、个别交流等形式,我能感觉到海东对脱贫攻坚非常重视,群众参与程度也非常高。我们应该借鉴海东的经验,回去推动我们广西的较少民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处处长覃凤前说。

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产业园是循化县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重大文化旅游扶贫项目,是集游客综合服务接待、撒拉族传统民俗文化展示、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展销、撒拉尔传统民宿餐饮、特色农产品销售、体验式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文化产业园区,预计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可达到5000余万元。

在其中的青海拉面产业展览馆,观摩团不仅了解到青海拉面产业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还倾听了撒拉族同胞在拉面市场上敢想、敢闯、敢拼、敢干的拉面产业发展的故事,到如今拉面产业已经成为撒拉族主要脱贫致富的途径。

商务部财务司处长梁昊飞感叹:“没想到小小的一碗拉面,就改变了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甚至改变了一个家庭未来发展的趋势,我刚刚还学到了一个词儿叫‘五子登科’,说开一个拉面馆换了脑子、闯了路子、创了牌子、挣了票子、还育了孩子,所以这不光解决了当下,也为下一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通过一碗面,循化县的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乡镇再到整个自治县能够实现整体脱贫,放眼全国,如果每一个地方都能产生这样实际的脱贫效果,我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杰布鲁是基诺族少数民族代表,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巴亚村,他说:“基诺族是国务院最后一个确认的少数民族,扶持基诺族脱贫攻坚奔小康也是我们的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这次看到海东将拉面产业发展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国,确实是举世无双的举措,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回去后,我要将看到的、学到的先进经验分享给家乡,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巴亚村的经济发展。”

撒拉尔民族文化产业园里,观摩团还通过特色产品展示馆和扶贫成果展示馆亲身感受了循化县发挥自身特色资源和独特优势,凝心聚力探索出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民族团结、政策扶持“四位一体”的内源式脱贫攻坚循化模式和脱贫攻坚以来,产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循化县的脱贫攻坚之路,让我感受到了政府主导、大众创业的强大力量,产业园里的贫困妇女们在这里就业,她们通过技能培训获得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实实在在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也用聪慧和灵巧绣出了一片天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共服务司调研员陈艳说。

民族画报记者陈立民在采访过程中深有感触:“通过这几个展厅的参观,循化的各个特色产业发展都很多,而且群众朝气蓬勃向上的精神是确确实实看在眼里的,我感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群众百姓的努力、自强、奋斗是分不开的,所以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期待新气象,每个人都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脱贫路上,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土乡人

2016年8月23日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冒着小雨,沿着泥泞的道路来到正在建设中的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访农户、查帮扶、问打算,并就易地扶贫搬迁、发展产业等作出重要指示。

7月19日上午,观摩团一行看到了发生巨大变化的班彦新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支部建设趋于规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开创了和谐幸福、欢乐祥和、积极向上的新局面,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进入盘绣园和酩馏酒坊,大家对土族盘绣和酩馏制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时拿起相机拍摄留念,并和当地的土族阿姑询问交流。入户走访时看到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每家每户都有产业增加收入,不敢相信曾经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庄如今过上了这么好的日子。

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赵树明表示,西藏和青海都属于青藏高原,看到海东较少民族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实践经验,零距离接触海东脱贫攻坚的典型做法和奔上小康路的贫困群众,真实感受到各个民族干劲足、措施多,尤其是依托本民族的资源优势,做到了让我们都想不到的工作,这对西藏的较少民族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和教育,此行我的收获特别大。

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轮子秋的精彩表演,观摩团一行走进威远镇小庄村接着观看其他土族非遗展示及入户了解土族民居和小庄村村民通过旅游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相关情况。

“互助县的民族文化做得非常好,特别是发展乡村农家乐带动百姓脱贫致富。这里的百姓精气神十足,家家户户将自家的庭院打扫的干净整洁,能感觉到他们过得非常幸福。这也说明海东的扶少脱贫攻坚工作做的特别扎实,特别给力,回去以后要好好借鉴,好好学习。”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经济发展处处长宋春华谈道。

看到乡村如此大的变化,来自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支部书记尤卫民竖起了大拇指:“小庄村的民俗旅游脱贫模式特色鲜明,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互助县在保护和利用土族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土族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可借鉴、可复制。”


内容时间:2019-07-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