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道谷农业做好地方农特产品文章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14  编辑:陈亚丰

植根于淤泥乡高原画廊的贵州道谷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着力在“洼噜库红米”和“盘州蜂蜜”两个地方农业特色产品上精耕细作,带动当地老百姓增加收入,日子更红火、生活甜如蜜。

入冬后的高原画廊,依然可以看到龙胆花、铁线莲、野拔子竞相绽放。得益于丰富的植被条件,2016年4月,创业伊始的道谷农业将这里作为公司的生产加工基地。

蜂场不远处,收割后的红米基地一片安静。虽然是农闲时节,中合村村民余华正和几个乡亲在加工房忙着,一袋袋包装完成的红米即将通过电商渠道,走向全国各地。余华说:“我家种了4亩水田,亩产水稻400斤左右,出米率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卖给合作社一斤是八九块钱,加上每年的土地流转费,仅种红米的收入就有1万多块钱。”

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当地很多老百姓一年辛勤劳作后就成为了“万元户”。红米已经成为当地很多老百姓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对于中心村村民陈月多来说,蜂蜜是她致富的路子。进入公司不久,陈月多被安排到了蜂场,几个月后,通过公司的培训,她学会了养殖技术。陈月多说:“我是2016年9月份开始去公司养蜂的,之前没有养过,看到蜂就害怕。现在经过一两年的发展,从刚开始两三箱到现在养有二十来箱了。”现在,陈月多自己养了18箱蜜蜂,今年前后两次收割花蜜70多斤,收入近1万元。

贵州道谷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邹军政告诉记者,2019年公司销售额突破500万元,2020年公司计划与盘州市境内的蜜蜂养殖户和红米种植户联合发展,扩大生产和养殖规模,公司免费提供种植和养殖技术以及更好的销售渠道,力争带动更多老百姓脱贫致富。


内容时间:2019-12-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