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平塘:产业兴 百姓富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11  编辑:陈亚丰

产业兴、百姓富。产业发展,脱贫才有保障。近年来,平塘县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群众发展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特色养殖业,让群众参与产业发展,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2018年3月,平塘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贵州省云毫兔业科技有限公司到大塘镇投资发展,致力于带动群众发展长毛兔养殖,产出的兔毛销售到国内各大纺织厂。为延伸产业链,提高兔毛附加值,2018年9月,该公司又在大塘镇投资成立贵州信克棉业有限公司。

贵州信克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胜克介绍:“我们现在主要是生产棉被,用长毛兔兔毛掺新疆棉花生产,因为掺了长毛兔兔毛,棉被保暖性比较好,所以这也是一个特色,刚创新出来的。”

运用创新技术,信克棉业有限公司将兔毛作为原材料之一,进入工厂加工成棉被,在解决了群众养殖兔子产出兔毛销路的同时,将农产品加工成商品,扩大销售市场,提升农产品价值。

养殖户罗德胜看着自家圈舍的长毛兔对记者说道:“目前我们的养殖总数是1000多只,现在已经开始采毛,不愁销路,因为这个毛一直都是镇上的毛织厂在保底收购,而且是80元一斤,价格很可观的,我们非常高兴。”

目前,长毛兔养殖项目覆盖了大塘镇150余户群众,共养殖长毛兔近万只,年产兔毛约20吨。兔子养殖场和棉被加工厂的投入运营,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了许多优越的工作岗位。

正在养殖基地务工的群众李章娣一边工作一边说道:“春节的时候政府招聘,能够给我们就业,工作也不是很累,细心一点就行了,不是体力活,离家近,也照顾家,环境也好,我们刚刚进厂是2400到2500一个月,工资也还可以,能够对家里有很大的帮助。”

同样参与兔子养殖的还有者密镇甲拉村村民蒙锡传,他在自家附近的养殖场务工,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养殖技术后,便萌生了自己发展养殖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目前他家的养殖基地兔子长势良好。

者密镇甲拉村村民蒙锡传告诉记者:“饲养一年下来以后,在饲养方面我们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并且觉得发展养兔的前途很好,村里面也积极支持我们发展。”

兔子产业只是平塘产业发展的其中之一,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平塘县还围绕农业产业“八要素”,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带动群众养殖黑羽乌鸡,进一步解决贫困群众因资金、技术短缺阻碍脱贫的情况,助力群众增收。

“…… 9、10、11、12、13、14、15只,好,下一家……”

在掌布镇土鸡苗发放和养殖培训现场,技术人员在讲解鸡苗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后,村民们有序排队领取鸡苗。鸡苗的发放为当地贫困户拓宽了增收渠道,也增强了他们的发展信心。

掌布镇联合村贫困户韦锦光说道:“这个鸡苗是我们免费领取的,领到130只,通过老师的培训,我们很有信心把这个鸡养好。”

鸡苗的发放为贫困户带去了发展致富的希望。新坪村贫困户方志倩对记者说道:“一个人在家带小孩,他们拿鸡给我养,我很高兴,我希望把鸡养长大,以后越来越多。”

在销路保障上,因为是分散养殖,群众可自行售卖,也可由合作公司统一收购。下一步,掌布镇准备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群众发展黑羽乌鸡养殖,增加群众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掌布镇副镇长、武装部部长李孟良介绍,“等到群众把这个土鸡养殖技术掌握以后,还要和公司进一步的合作,准备扩大规模,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激发。”

在通州镇,该镇通过“公司+合作社+群众”的方式,由企业示范带动当地群众共同发展生态土鸡养殖,增收致富。

胡氏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敬斌对记者说道:“由我们公司出鸡苗,农户出鸡棚、鸡舍,前期玉米都是我们提供,我们公司包回收。”

在胡敬斌的带动下,通州镇平里河村的群众也开始了土鸡养殖,大家利用四月桃基地的优势,在桃树下进行饲养,不仅解决了养殖问题,还为桃树提供了肥料。通州镇平里河村村民陈国辉家里有4亩多桃树林,每年依靠销售四月桃,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村里在推行林下养鸡产业后,他也积极响应参与养殖,目前,养殖的土鸡已经开始推向市场。

通州镇平里河村养鸡群众陈国辉说到:“现在我们平里河村大力发展养鸡这一块的产业,我大约养了300多羽,现在已经开始卖了,我们卖17元钱一斤,能够给我们大约增收2万多元。”

平塘县牙舟镇翁片村自2018年出列以后,充分利用帮扶资源,结合家乡优势,依靠当地良好的生态,发展生态鸭养殖,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村集体经济平稳积累,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在翁片村集体经济养鸭场,随着一声声哨响,鸭子们便成群结队的纷纷进笼觅食。

看着鸭子活蹦乱跳的样子,利明合作社理事吴显跃高兴得合不拢嘴,“每天我都会到鸭场检查两三次,查看鸭子的长势如何,有没有什么疾病,喂养的饲料都是向当地老百姓收购来的新鲜玉米,纯天然喂养,每到进食时间,一吹哨子,鸭子们便自然会来吃。”

翁片村作为深度贫困村,在2018年出列后,为了保障村集体经济积累在5万元以上,2019年6月,在得到4万元广州帮扶项目资金支持后,购进1500羽合浦麻鸭,建设鸭棚4个,购入饲料4吨,开始发展生态鸭养殖,并鼓励周边群众共同发展。目前,已带动4名社员加入到养鸭行列。养鸭场的成立也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现在,在养鸭场里工作的贫困户就有7人。

村民吴洪兵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道:“我和其他几个村民都在这里打工,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和他们在这里养鸭子,还可以学到技术,一个月差不多得到2000块钱,我打算学了技术以后,就可以自己回去养鸭子,到时候就多一点收入。”

据了解,翁片村通过统一鸭苗采购、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和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等方式,建立起与社员之间的良性利益补偿机制。同时还设立了市场行情联络员,把握各大市场行情,最大限度规避市场价格风险,保障村集体经济效益。

翁片村第一书记刘才军告诉记者:“我们这批鸭子要赶在中秋之前进行销售,主动到我们村进行订购的客商,我们以15元一斤的价格进行销售,这批鸭子总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上,保证了我们翁片村2019年村集体经济的积累。”

现在,平塘规模生态家禽养殖场(企业)达159个,预计存栏家禽106.98万羽,累计出栏122.91万羽。

产业兴、百姓富,产业兴、气象新。平塘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这一核心,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走出了一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革命路。产业的发展使得群众脱贫致富有了希望,脱贫巩固有了保障,日子有了盼头。


内容时间:2019-12-2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