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口县德旺乡德旺社区在脱贫攻坚战中精准定位、因地制宜,按照“产业+就业”思路,走出了一条项目操作性强、导向精准度高、脱贫成效性好的特色路子。
德旺社区是江口县徳旺乡集镇所在地,下辖16个居民组、877户2743人,其中精准扶贫户86户288人。
脱贫攻坚,关键是让群众增收致富。该社区抓住城镇化建设机遇,面向市场需求,立足区位优势,采取“社区集体+贫困户”模式,成立了水泥预制品加工厂,主要加工水泥标砖、水泥空心砖及产业种植专用水泥柱子等产品。
据该社区支书杨志介绍,贫困户除以“精扶贷”资金和流转土地入股外,还可以就地务工获得工资收入。目前,该加工厂共吸纳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解决贫困户就业5人,每月务工工资收入2500元。2017年,该加工厂实现年收入达40余万元,带动入股群众户均增收1800元以上。
针对发展农业产业缺地的实际情况,该社区还坚持另辟蹊径,借‘地’发展扶贫产业,在邻近的漆树村租用土地发展肉牛养殖200头,同时就近流转土地160亩,发展牧草种植,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建立利益联结覆盖本社区86户和杨柳村86户共168户贫困户。
该社区还通过党支部带头,组织50余名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成立了3个劳务服务队,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职业技能等培训,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既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该劳务队主要承接社区各类工地建设劳务输出,一年可实现人均年增收3万元。
为进一步增加就业,该社区自2015年起就承包了集镇的环卫工作,着力解决妇女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就业增收难题,不让一户一人在脱贫路上掉队。共解决9人就业,其中贫困户3人、残疾户1人,每月工资收入为900元。
“我们夫妻两个都是残疾,重活干不了,家里还有两个娃儿要上学,去年通过‘精扶贷’资金5万元入股到了社区的砖厂,又让我来街上扫地,现在一年除了工资收入,年底还有产业分红,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从过去的贫困户变身现在的环卫工,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唐传江笑着说。
德旺社区还是该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社区引进了深圳仕昌电子厂,解决就业60人,同时在安置点建成爱心扶贫超市,由社区苗农扶贫专业合作社组织经营,利益联结53户贫困户。
通过“产业+就业”模式,德旺社区有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如今,该社区人均纯收入已达到8688元。
内容时间:2018-07-1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