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柳川镇:建设文明乡风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11  编辑:陈亚丰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乡村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源头活水,柳川镇立足实际,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柳川镇紧紧围绕这一方面,扎实做好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村容整治,“美”生态环境

柳川镇把“拆违治乱”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确保村容寨貌干净协调美丽,村民生活环境整洁有序。柳川镇号召村民积极投身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快速高效推进农村危旧房屋整治工作,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消除“视觉贫困”,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积极组织各村拆除村中老旧圈厕;拆除闲置的危房和残墙断壁;整齐有序堆放村庄内的柴草、杂物工作,切实做到农村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消除了该村群众住房安全隐患,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同时,利用公众号、微信朋友圈、QQ群等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多角度宣传,并对村内的脏乱问题和整治情况进行曝光、整改。加大村民对拆违治乱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高全民的环境、卫生、文明和发展意识。使“让家更美好,让生活更幸福”观念深入人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深入推进农村乡风文明,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治理,扎实开展环卫一体化以及农村组组通、饮水工程、危改三改等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营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环境,让群众生活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

思想教育,“移”不正之风

柳川镇在全镇各村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教育,在各村设立宣传栏,内容包括了“家庭、家教、家风、家训、仁、礼、德、俭、法”等内容,宣传内容一目了然。充分发挥各村党支部典型示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村规民约示范岗、村规民约监督岗等,带动和引导村里党员带头参与、带头执行、带头宣传移风易俗,落实村规民约引导了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等,引导群众明是非、知荣辱,分善恶、辨美丑。引导全村老百姓成为讲文明、讲科学、讲健康、讲奉献的村民。让全村老百姓耳濡目染,对当下时代要求的“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创造了良好的浓厚氛围,为全村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乡风、民风氛围。

文化熏陶,“树”新风正气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解长久之需。柳川镇整合资源,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能力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立足实际,切实整合现有的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电影放映、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资源,充实“乡村舞台”建设内容。始终将文化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按照文化引领、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延伸的工作原则,深化“乡村舞台”建设内涵。为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乡风、民风氛围。并且做到抢抓机遇,落实政策,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把“扶志扶智”工作贯穿始终,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寓教于乐,教化于民。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加快了“扶志扶智”工作的步伐。通过送文化、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道德讲堂”、“五好家庭”、“移风易俗”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变“输血”为“造血”,转变群众思想,开阔群众的视野,力助群众脱贫。

技能帮扶,“扶”脱贫信心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长期的贫困使得群众迫切地想要摆脱穷困,奔向小康。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多层次,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对于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与水平,乡村文化建设短板和不足十分明显。因此,柳川镇整合目前现有的的农家书屋、新时代大讲堂、新时代讲习所、就业技能培训等资源,结合“广电云”平台、联合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开办了网上课堂、理论课堂、实用技术课堂、田间课堂四个课堂,做好教育助学、社会保障、产业政策、扶贫政策、民政救助等方针政策的解读,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政策知晓率,为促进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引导群众开展产业发展调整,让百姓吃下“定心丸”,做好群众的观念转变工作,同时,干部政策理论理解程度不高、党员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群众缺少实用技术……针对摆在面前的问题,柳川镇专门组织邀请专业人员有的放矢设置了培训内容,丰富群众的知识结构。深入推进基层政策、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创新服务形式,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扶起群众的脱贫信心。


内容时间:2019-12-0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