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知识改变力量     检索到  37385  条相关信息

中国从事与环保相关的民间机构在组织形式和关注议题上越来越多元,很难以简短的文字对过去两年取得的进展进行全面评述。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浅析几个NGO在污染治理和自然保护领域推动信息公开的案例,以及NGO与政府和政策乃至社会各方面的互动,管中窥豹,探讨民间参与环保的路径,民间对环境质量和环保制度改善的推动作用。

作者:吕植 出版时间:2016-06-01

知识力量审判权独立运行的知识维度引言审判权的独立运行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从政治制度技术多种角度切入从不同维度可以挖掘出不同的话题技术的维度是个体的法官可以为审判权独立运行有所贡献有所作为的切入点与法官的具体审判活动切实相关而技术的维度又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知识的视角另一方面虽然在我国涉及知识学的研究日益兴旺但人们主要集中于知识的经济价值或...

作者:王建林 伍玉联 出版时间:2011-06-0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命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确,如何创造改变世界的知识是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思考的问题,更是当下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快速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的紧迫问题。为此,一些学者引入实践研究、证据为本等比较符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生产的研究方法,以期能够解决社会工作研究...

作者:杨静 出版时间:2018-08-01

游牧知识既是哈萨克族游牧民的生存技能,也是其认识和利用草原生态环境独有的一套工具、规则和世界观。游牧民正是依靠这套本土知识体系才得以适应脆弱的干旱区草原环境。游牧知识还起着指导牧业生产和规范社会中所有成员行为的作用,其目的是维持游牧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见,游牧知识体系在哈萨克族社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出版时间:2017-09-01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第三波的发展不仅包括方法论与时间性转向,也内含研究议题的变革。本文从其中一个重要议题——知识研究出发,来讨论这些议题如何体现历史社会学的最新理论内核,并为各自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与可能性。本文重点阐释了知识-权力装置的建构、多元行动者及其场域、知识生产时刻这三个知识研究的可能面向,并回顾了诸多西方学界近期作品来加以阐发。<

作者:郦菁 出版时间:2020-01-01

本文围绕美国公立学校中教学改革的失败展开。我认为尽管像杜威这样的哲学家倡导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智识冒险作为教育的目标,但是他无法解释为什么当美国社会拥抱了新式理念以后,课堂教学的改变非常小?我回顾了不同的解释:有的基于学校组织的特殊形式,有的基于教师工作的环境,有的基于教育系统内部的缺陷。我认为它们都不足以说明变革为何尚未到来。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我将着眼点放在分...

作者:大卫·K.科恩 童立勤 周忆粟 出版时间:2024-01-01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游牧民以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来应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他们的社会文化系统都是建立在这种移动性基础之上。游牧知识也是游牧民在移动过程中,经过代代创造积累而形成的。那么游牧知识又是以何为载体,如何代代传承的呢?

作者:出版时间:2017-09-01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群体通过“干中学”、学校教育和海外学习等途径获取了知识增量,知识增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青年群体知识增量与工业化、城镇化配套程度是决定青年群体知识价值的关键因素。瑷珲—腾冲带处于我国第二波工业化、城镇化前沿,“洄游青年”的知识增量显著推动了这一带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阶层的流动、文化习俗的改变以及宗教信仰的弱化。

作者:冯丹 FengDan 出版时间:2014-1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