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教育扶贫     检索到  24824  条相关信息

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作者:陆汉文 黄承伟 刘晓山 蔡志海 何家伟 吕方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教育扶贫的现实意义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智和扶志相结合,做到真脱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让乡村孩子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重要途径,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也是精准扶贫使命的重要一环。教育扶贫就是针对贫困人口进行教育资助,使其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授人以...

作者:戴波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本文分析了贫困村的教育现状和教育扶贫成效,也分析了教育扶贫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

作者:曾俊霞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本文详细介绍了灯塔村脱贫方式之一——教育扶贫。对建档立卡户,白河县和仓上镇出台了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类型的教育扶贫政策,依托产业扶贫培育了“农户+合作社+学校”的产销脱贫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脱贫效果。同时也存在着经济补贴方式较为单一、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关注较少、教育可持续性发展较差的问题。

作者:张瑞娟 任晓娜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追高来村“因教致贫”的诱因,其次介绍了如何以“教育扶贫”消解脆弱性,规避“因教致贫”,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刘小珉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和重要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办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事业进而实现减贫脱贫的战略目标,其本质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表现在教育扶贫所体现的差别正义原则和教育公平理念、机会均等思想和结果公正理念、基本权利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方面,而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权利、教育条件和教育收益等,是实现教育扶贫起点公...

作者:李兴洲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本文主要从教育扶贫政策与教育扶贫行动两个方面,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以及师资建设等主题,对1985年至今的7部教育扶贫相关法律、34项国家政策和137份重大行动计划进行整理与分析,解读相关政策和行动内容,并就当前我国教育扶贫政策与行动计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本文认为教育扶贫标准的确立应充分考虑教育自身的发展和改革需求;应加强对贫困人...

作者:周秀平 赵红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本文首先从理论和政策分析两个角度梳理“家庭教育”与“教育贫困”的关系,随后分析教育扶贫政策的直接干预路径和间接干预路径,最后结合案例调研的发现提出进一步优化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着重加强间接型教育扶贫政策工具,完善家庭教育政策的建议。

作者:周秀平 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