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村秩序     检索到  30853  条相关信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大等诸多因素,永州市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共永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加大整顿社会秩序的力度,为永州市市民的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作者:永州市情调查组 出版时间:2010-12-01

社会安全、社会秩序的稳定是柳州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柳州市的社会治安与社会治安体系建设、民事纠纷与市场秩序、社会安全事件与应对制度体系等做了描述分析。

作者:出版时间:2010-05-01

明代灾区社会失范与否,灾民生计状况是其决定性因素。尽管明初以来建立了严格的基层社会管理组织与控制制度及其体系,但是,在饥饿的灾民面前,基本失去效力。至于明中后期里甲制瓦解,保甲制与乡约局部实行,以及地方精英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控制模式的诸多努力,既是传统社会变迁的系列应对之举,也是社会“灾区化”的必然结果。然而,这些努力未能有如明初里甲制一样一度实现基层社会控制...

作者:赵玉田 出版时间:2016-03-01

本文基于对江汉平原一个村庄的深度调查及其区域状况的理解,从村庄内部视角勾勒出该区域内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基础。在不信鬼神、老人无用生命观的基础上,当地对老人“没用了就该死” 的普遍认可,为老人自戕生命提供了社会氛围和心理基础。因此,人们对老人自杀并不存在偏见,当地已然形成一种老年人自杀正常化的村庄秩序

作者:杨华 出版时间:2018-03-01

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历尽沧桑的扬美古镇出现过众多有着显著的父权社会特点的传统社会组织。近现代以来,这些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或与宗族有关,或与民间信仰有关,或与商业活动有关,或与当地社会的政治生活有关。

作者:吕俊彪 出版时间:2018-06-01

本文主要探讨了黄炎村农民如何处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在夫妻关系方面,黄炎村农民认为爱情存在于生活中,夫妻关系的核心内容便是共同经营生活。在父子关系方面,黄炎村农民的父子关系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需要把握时机,分家立户。总而言之,求同存异是处理家庭关系的关键。

作者:出版时间:2015-12-01

本章的结语部分在各地“村改居”社区基层治理的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村改居”社区作为一类城市新基层空间的重建逻辑,我们将其概括为自上而下的建设逻辑与自下而上的需求逻辑融合的结果,并强调这类社区的治理秩序的形成遵循着“变革—适应”的原则,是多种类型的行动主体在各自的利益诉求和行为方式下动态塑造的结果。而从各地“村改居”社区中种种精细化治理技术的出现可...

作者:吴莹 出版时间:2018-08-01

在中国农村,熟人社会是一个基本的社区生活单位。通常情况下,自然村的范围就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具有相对明确的自然地理、群体和心理认同的边界,是农民在物质、社会和文化上的生活场域。农民生活诸方面可以在熟人社会中得到整体性的体现,人情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作者:宋丽娜 出版时间:2016-10-01
关键词: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