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因源头区生态保护需要,国家将通过补助的方式将东江源头区居民的经济林转化为公益林。本文以东江源头区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源头区居民进行直接问卷调查,调查居民的态度和受偿意愿,找出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该补偿金额的现实合理性。同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意见,体现“公众参与”的思想。这对目前急需的生态补偿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根据当地居民...
全面的成本测算是节水灌溉技术补贴标准制定的重要价值依据。本章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量化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全成本,从而为进一步的补贴标准核算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识别农户滴灌技术采用过程中产生的市场化成本和非市场化成本;(2)借助市场价格测算农户在滴灌技术采用过程中所要承担的市场化成本;(3)设计和实施CVM调研,收集农户对于技术采用非市场化成...
在闽江流域上下游之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理论上需要知道上游治理污染和维护生态环境的费用,以及下游对上游提供的生态环境服务的支付意愿。只有下游的支付意愿大于上游的费用,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才有理论可能性。本研究应用意愿调查法(CVM)对福州市自来水用户对上游环境服务的支付意愿进行了评估。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福州4个区内选取了750户作为样本,结果表明,有5...
积极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是实现水资源依赖型农业向节水型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来看,针对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出台适当的激励性的政策措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节水农业的共同经验。
本章主要是从农户的受偿意愿出发,以陕北退耕还林项目为例,讨论造林补贴标准及补贴年限。然后将从农户受偿意愿视角测算的造林补贴标准及补贴期限与从机会成本视角测算的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据两者的关系综合得出,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以机会成本为基准,即2405元/公顷·年,共计21年,因此第三、四章主要是从农户的视角出发,而并未太多地考虑到政府的补贴决策,...
就农村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而言,还有一系列理论、方法有待探索。了解并掌握前人的理论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和依据。同时,本文拟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公共产品及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做简要评论。
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及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为基于环境保护效益的流域生态补偿核算,基于生态保护成本、水污染治理成本及水污染损失赔偿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以及基于条件价值法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然后,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应用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模型进行总结对比,认识到将流域水体行政区界河流水质和水量指标设定为生态...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