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边疆法     检索到  17266  条相关信息

根据中国少数民族边疆地区面临的新状况、新问题,应进一步突破边疆问题的研究范围,将中国边疆的历史与现状相结合,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和国际视野来重新审视和研究边疆问题。当前,在中国边疆研究中还需要重点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构建、非传统安全问题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和对...

作者:林文勋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一统”天下观是历经战乱的古代中国人对国家类型的期盼。后经秦汉统一王朝的实践,最终上升为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之本。以后中国人又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且统一多于分裂的实践中使得“大一统”观念深入从天子到庶民的血脉之中。自然而然,受“大一统”天下观的影响,边疆统一、国家认同、以和为主便成为中国边疆观念的核心和边疆治理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作者:徐黎丽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本文介绍了国家对广西边疆政策的转变以及广西发展历程。

作者:周建新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清代治疆方略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治边方略的继承和发展,其基本目标是确保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清政府对边疆危机的认知及其应对推动着治疆方略的进步和完善。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政府不断改善治疆方略。这些治疆方略有利于推进新疆内地一体化进程,并深刻影响着我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和战略格局。清代治疆方略对今天边疆治理的启示是:治边方略的实...

作者:张付新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中国西北跨国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可分为基于生产的生计知识、基于行为规范的组织管理知识、基于社会互动的交往知识、基于信仰的宗教知识四种类型。其特点则表现为原生异质性、多元融通性、体系稳定性、持久延续性。其功能则表现为:“居边”——保障跨国民族在边疆安居乐业、“通边”——保障边疆各族的经贸往来、“融边”——保障边疆各族的文化交流、“识边”——加深边疆边疆人的自我与...

作者:王悦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本章是关于2012年我国县域、边疆(口岸地区)生态文化的调查问卷。

作者:胡文臻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教育治理能力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治理能力还存在若干不足。本部分针对目前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该地区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作者:李慧勤 李孝轩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2018年4月14日,“多学科视角下的边疆法政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边疆法政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与西南民族大学边疆法学研究领域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会议收到关于边疆法政的学术论文近二十篇。与会专家学者围...

作者:杨华双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