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诗词观念     检索到  14904  条相关信息

朝鲜文人崔溥于明弘治年间漂流至浙江台州,返国后撰《漂海录》。在书中崔溥表现出某些轻视诗词创作的观念,而事实上,崔氏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基础,对于当时明朝与朝鲜使节往来之诗词唱和亦非常熟悉,其本人也能创作汉诗。通过多维透视这种观念与文学实践的矛盾性,可以探究中国文学的传播、影响以及朝鲜文人复杂的文化心理,从而展现以中国文学为参照系、根据具体场域来考察研究域外...

作者:樊葵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杭州的皋亭山与其一脉相连的黄鹤诸山,诗词文化积淀十分丰厚。本文在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概述皋亭山诗词文化的源流,分析皋亭山诗词文化的基本内容,并对皋亭山诗词文化的传承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作者:朱宝华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市场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者:张萍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法律是残障群体争取权利的根本,立法背后的残障观念选择直接关系到残障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切身利益。残障研究起源于西方残障群体争取权利和认同的残障运动,尽管残障运动的形式与内容在各国有别,但都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过往将残障归结为个人悲剧的固化观念,转而将身体损伤与社会障碍区分开来,形成了社会模式和权利模式的新型残障观念。这种残障观念得到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等文件...

作者:阮晨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自于农业,要想深层次理解可持续发展,就应深层次认识农业。对农业的认识,必须向深层次、宽领域拓展。万年不间断的农业发展史,已启示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海波 曹建如 出版时间:2000年11月

对于集体行动的解释,传统理论有奥尔森为代表的个人利益论,以及涂尔干为代表的集体观念论。本文指出,在解释集体行动时,“利益与观念关联”的理论路径更具有解释力,而这一理论路径在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以及道德博弈论中都具有相关的理论资源。

作者:陆自荣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人的权利和尊严是人权的“构成性多元”要素,后者为前者提供道德支撑,是更隐性的价值标准。当前中国民众对人权的认知尚欠缺一种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自我审视和相互理解。大部分民众具有人性尊严的意识,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尊严,但这种认识容易受社会条件的影响而形成一种人格评价。民众更倾向于认同每个人享有尊严意味着获得他应得的那份尊重,但这同时要求人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并不断付出...

作者:周力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以空前力度铁腕反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重要依靠力量,系统考察人民群众关于腐败的认知、期待与评价极为重要。调查发现,我国民众对腐败内涵的认识较为宽泛和模糊,有将不属于腐败的行为“联想”为腐败的扩大化理解倾向。民众认为,我国腐败状况较为严重,以政治和行政领域为甚,“权力中间地带”的官员更易腐败,拜金...

作者:张永和 朱林方 刘耘芸 周力 严冬 尚海明 钟科 肖武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