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在“十一五”时期,中央出台了多个纲领性文件,就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进行了宏观层面上的理论指导。西藏自治区根据各项规划的要求,在公共文化服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艺创作、文化产业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已经到来的“十二五”时期,西藏应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民族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四川是个民族大省,有藏、彝、羌、苗、纳西、回、蒙等14个世居少数民族,有甘孜、阿坝、凉山3个民族自治州和马边、峨边、木里、北川4个民族自治县,以及94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幅员达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3%。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形态多样,内涵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成为我省巨大的民族文化资源。
本文就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和藏族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做一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本研究的分析方向和研究途径,使我们在研究社会组织系统的和谐稳定时有更清晰的理论依据。
60年前,西藏完成了从奴隶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型的第一次成功跨越,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如今,西藏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西藏将完成从闭塞落后的西藏华丽转身为“数字西藏”的第二次跨越。
汶川地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范围、大规模重创了中国西部具有重要功能的民族走廊带。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域中包括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一般受灾区域中包括中国第二大藏区(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的一部分)。这片区域是中国最富开放性和交融性的民族地区之一,分布有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总体规划》中共有7章10节内容直接涉及受灾少数民族(以羌族为主),特别是少...
在当代中国的旅游开发中,以民族文化为资源的旅游正成为备受关注的类型之一。本文以西南地区的“香格里拉游”及“火把节盛典”等为例展开论说,意在描述和阐释在中国的多民族共同体里民族文化如何与现代旅游结合为一体,以及由此引出的诸多问题。
西藏2004年出口额在全国排名第三十一位,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名第三十一位,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名第二十八位。西藏2004年没有强势出口产品。十四类产品中,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位进入前十名的是新鲜食品。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位进入前十名的有新鲜食品、服装、运输设备和金属及贱金属制品。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