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舆情疏导     检索到  3300  条相关信息

当前,网络舆情空前活跃,人们对民生、贪污腐败、社会道德等热点问题高度关注,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网络舆情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一些问题和倾向也逐渐显现。面对现实社会中复杂的利益冲突和网络社会中消极不满情绪的蔓延,如何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进一步发挥网络舆情的正向功能,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是网络舆情建设面对的重要任务。

作者:张春华 出版时间:2012-10-01

网络舆情事件频发是风险社会与网络社会重合期的“常态”。2014年,河南省网络舆情环境发生一些变化,但舆情事件并未减少。涉官、涉政事件依旧是网络舆情的焦点,环境污染成为引发民怨的敏感问题。网络舆情事件虽然是个案,但折射出“官民认知分歧”、体制性迟钝、诉求渠道不畅等问题。网络舆情疏导与治理,不是官对民的管制,而是官民共治。去除附着在事件上的私意、私利、预设立场...

作者:殷辂 出版时间:2015-04-01

网络舆情事件是社会矛盾、问题在互联网中的表现。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是野蛮拆迁、粗暴执法、官员不作为乱作为、环境污染、医患矛盾、校园暴力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凸显是其产生的背景,特殊的事件是风险的爆点,而网络的聚焦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助力。2015年河南省网络舆情事件与往年相比并未减少,除了具备一般性特征之外,还折射出一些新问题,其中官民隔阂、基层治理危机、舆论麻木等...

作者:殷辂 出版时间:2016-04-01

2010年,影响较大的个人舆情事件中,官员、明星舆情所占比例最大;言行不当、违法犯罪类舆情高发;首次曝光媒介中,网络新闻曝光比重最高,微博上升最为迅速;传播时效较2009年有所提高;大多数个人舆情事件都有干预行为,且应对手段、方式多样;四成左右个人舆情事件在事发后3天内、首次曝光1天内实施干预;近半数舆情在1个月以内消退。

作者:刘锐 叶伟祺 高云微 贺丹 孙黎 出版时间:2011-07-01

从2017年网络舆情事件中可以看到,网络舆论环境近年来出现了新变化:网络舆情趋于理性,但也出现了麻木现象;网络舆情呈现热点更热、一般性话题“瞬间即逝”的现象;地方政府和部门舆情应对水平整体提升,但治理理念仍未树立;“舆论倒逼”效力减退,但常态化的网络监督机制并未形成。在网络舆论环境治理的问题上,不存在只能管理而不能被管的主体,也不存在只能被管而不能管理的客体...

作者:殷辂 出版时间:2018-07-01

互联网不仅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而且逐渐嵌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网络社会已经融入社会结构中。正是网络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网络舆论影响社会舆论,网络舆情影响社会舆情的新格局。但是,要从深层次认识、分析网络舆情的特征,首先要理解网络舆情形成的社会文...

作者:张春华 出版时间:2012-10-01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地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动拆迁日益成为舆论的焦点。2010年动拆迁舆情频发,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民众媒介运用意识明显增强;舆情事件后续关注点不断爆发;新媒体间接导控传统媒体报道点。未来我国动拆迁工作,需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建立健全有效法律机制;依法拆迁,严格执法;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政府长期规划,拆迁补偿方式多元...

作者:高云微 陶婧 郝希群 出版时间:2011-07-01

2018年4月1日10时,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如此整改的“扶贫路”》为题,报道了甘肃省折达公路(临夏折桥—兰州达川)考勒隧道存在工程质量问题。报道一出,各大媒体密集转载,网友纷纷评论。该事件在短时间内发酵为热点舆情并持续多日居于舆论风暴眼。问题曝光后,甘肃省委、省政府立即响应启动问责,对折达公路问题调查处理和整改进行了细致研究和周密部署。这是一起“...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